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高教学术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校长们的新春心愿


2023-01-20 阅读次数:

编者按

新一轮“双一流”名单公布、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推进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难以忘怀的2022年刚刚过去,在兔年春节来临之际,很多大学校长已然开始思考新一年的发展规划。

2022年,时代需求和疫情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让2023年更加值得期待。又一个春天即将到来,作为高校的“掌舵人”,大学校长们在想些什么,又有哪些新春心愿?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应有之义。高校要抢抓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人才培养的贡献和科技创新的价值形成竞争力,服务强国建设。

一是要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要进一步突出顶层谋划、系统布局,持续深化“有组织、有设计”的科研组织模式,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堵点、痛点,着力突破占领未来科技发展前沿的重点、难点,切实提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超前部署战略关键领域,推进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

二是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继续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排头兵,瞄准突破“卡脖子”难题,大力实施有组织的前瞻性科研,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能源交通一体化、医工融合、智慧社会等重大科技领域扩容提质,不断拓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度和广度。

三是要建设产学研融合机制,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要强化区域协同、开放共享,打通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的融合转化机制。推动国家区域性创新高地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高校、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搭建对接市场、产业、区域发展需求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的精准对接和协同发展,促进学校科技成果高质量、高效益转移转化。

展望新的一年,高校要进一步发挥好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的作用,以“四个面向”为根本遵循,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践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与担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

以有组织科研助力打赢核心技术攻坚战

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和高水平人才聚集地,在今天的中国,高校正逐渐成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原点和力量支点。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以党代表的身份,亲眼见证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深感骄傲的同时,也促使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聚焦“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大部署的实现路径,并在战术执行层面不折不扣地实现战略意图。

在我看来,在2023年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是国内高校科研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要解决“卡脖子”问题、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必须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和优良传统,依靠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研资源配置,通过建立有效协作机制,加快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创新链、产业链能力水平,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而这一切工作要顺利展开,离不开一套合理的有组织科研机制。

开展有组织科研必须导向明确,把“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有效满足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最高水平”作为根本标准。需要说明的是,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并不相悖,都是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科研工作的不同模式。自由探索可以为有组织科研夯实研究基础、注入创新活力,有组织科研可以为自由探索避免更多的不确定性、重复性,两者对于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将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加快人才培养与有组织科研的有机结合,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交叉学科建设,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超前部署战略关键领域,并在重点领域实现优质科研资源和人才培养资源协同共享,推进教育链、人才链、科技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最终,我们希望能实现“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科学研究、一流资源保障、一流文化制度”“六个一流”的目标,不断拓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度和广度,以自身努力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

新的一年要唱响学科建设大合唱

刚刚过去的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南航也迎来了建校70周年的华诞。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和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教育强国事业迈出新步伐、彰显新气象,南航也乘着新时代东风,谋划着新征程的蓝图。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创新是源泉,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新的一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持续把牢中国特色的办学本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这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高校特色发展的坚守。

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路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更加突出了学科的基础性地位,并强化了“扶优、扶特、扶需、扶新”的导向。作为高校,我们要始终坚定“特色就是生命力,也是争创世界一流的竞争力”的理念。

新的一年,国内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要始终紧扣世界一流的办学内涵,围绕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科学构建服务国家急需的学科专业体系,实现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强项更强,不断促进传统学科专业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有机融合,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唱响学科建设的大合唱,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学科集群。

无论任何时候,高校都是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应该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在这方面,高校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地位必须要坚守,但要真正做好这一点却并不容易。

在这方面,我们要继续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和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构建一个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创新培养的共同体。特别是要打造一支以大师和战略科学家为引领,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为核心,卓越工程师等为基础的高层次人才梯队,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对于南航而言,2023年的宏伟蓝图令我们期待。未来,学校将以“一流工科、卓越理科、精品文科、特色交叉”的高标准学科布局为牵引,不断深化精准育人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五十百千人才工程”,构建以南航国际创新港为核心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生态,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更多的南航智慧和南航力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

让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工程完美交汇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作为高教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我时常反思几个古老的话题:是什么让人类文明和谐?是什么让社会繁荣进步?又是什么让世界永续发展?

坦率地讲,上述问题只能在教育、科技与人才上寻求答案。三千年来,教育事业始终是文明的基石,就如我国历朝历代的官学、私学及书院教育交替兴盛、文脉相承,各民族都因教育而文明和谐。三百年来,每次科技的变革迭代,都在驱动社会生产技术飞速进步,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幅提升。科技进步是现代社会繁荣进步的源泉。三十年来,由于各国争相解决自身发展问题,努力进入现代化快速高效发展轨道,人才成为第一资源,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国家和民族长远的发展大计。

事实上,在人类历史中,教育、科技与人才始终是社会最强有力的支撑。其中,高等教育则在强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在人类谋求幸福生活、探索未知世界中起到核心引擎的思想源和动力站作用。

刚刚走过的2022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国际间的师生往来、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严重受挫。眼下,疫情正走缓趋稳,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我想应该率先启程,统筹谋划好教育、科技、人才这三大工程。因为教育、科技、人才是现代大学存在的应有之义,也是完美交汇处。

比如近年来,在全球竞争中频繁发生的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就在提醒高校,如果始终处在追赶位置,即便解决了眼前的“卡脖子”难题,未来依然难以为继。但要真正成为行业“领跑者”,唯有从人才培养入手,为国家自主培养出一批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为何要笃定前行?就是要有一定把握地向目标前进。换言之,你不仅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还要有一定的朝梦想前进的把握。

就港中大(深圳)而言,我们的目标和任务十分清晰:一是充分发挥香港“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及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优势,立足深圳“双区”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多元化发展探索成功之路。二是对标“双一流”建设要求,加快建设,早日把学校办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三是发挥深圳区位优势,吸引更多高层次海外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产出一大批前沿科研成果,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杨丹:

以质图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动员令,并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着眼于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正面临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系统转型与功能再造。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教育是关键基础,人才是核心要素,创新是必然路径。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推进创新,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如何以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高校应当回应的重大战略课题。

展望2023年,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最为重要的着力点和结合部,须在高质量发展中率先作为、主动作为。

学科是大学的功能单元、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一流学科建设也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为统揽,对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国际学术前沿热点以及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学科发展方向聚焦、要素聚集、动能聚合,持续加强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群。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主旨。我们要优化完善“五育并举”、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深化育人模式、培养过程、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改革,系统提升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造就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科技创新是现代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我们要不断增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自觉,坚持“四个面向”、做到“顶天立地”,创造性开展有组织科研,着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产出更多标志性、前瞻性和引领性成果,努力成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的创新高地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生力军。

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引育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不断壮大青年人才队伍,显著激发人才“强磁场”效应,创造各类人才层出不穷的生动局面,有力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新的一年,西南交通大学将遵循“工科卓越、理科强基、文科优新、生医拓展、智能引领、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深化“交通特色鲜明、理工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实践,笃行致远、以质图强,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的“交大篇章”。

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

2023年,我的三个思考与期

关于2023年,我想重点谈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在心态和工作状态上,要有乐观精神,以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姿态。当前,一方面新冠病毒仍在变异,疫情防控措施仍需持续优化,高校具有人群高度密集和集聚的特征,要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仍需承受不小压力;另一方面,经济恢复面临防疫放开初期的冲击,这一大背景也会为高校的生源和就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202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短期形势不容乐观,但长期也不要太悲观,因为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主题主线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可逆转。建议大家拨冗阅读《黑天鹅》《灰犀牛》《反脆弱》这三本书,对于师生用学习、工作和努力的确定性对冲疫情、环境和经济的不确定性很有帮助。

二是线上教学不仅是一种应急状态下的被动选择,而且应成为常态化主动作为的一种制度安排。自疫情发生以来,在线教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在线教学并不会因为疫情减轻直至结束而淡出,在后疫情时代和大科学时代仍将持续发挥巨大作用。

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化的知识、信息和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近年来,数字化、网络化革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推进教育数字化、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技术赋能教育”风生水起,在线教育将朝着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将实现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变革与重塑。此外,通过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数字化将打破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重塑高等教育新形态,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

三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我们不仅要打造自主的知识创造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还要打造自主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与之适应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体系和评价体系。

在此特别强调,基于宽口径、厚基础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对大学,特别是新型研究型大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须知,塔顶越尖,塔基就越要宽广厚实。在学生培养,尤其是博士生培养上,要特别注重夯实理论基础,使博士生对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融会贯通,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的驾驭炉火纯青。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