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创新论坛   教育教学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贫困生”健康教育的途径


2009-09-23 阅读次数: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贫困生健康教育的途径
要: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生”不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贫困生”,经济学意义上的“贫困生”存在相对性和公平性欠缺的弊端。关注贫困大学生应是全域意义上的关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贫困生”的三种类型,从主观层面、个人层面、群体层面为贫困生的心理救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搭建了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人格锻造和积极社会组织系统构建等三条有效措施与途径。开展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符合当前解决贫困生心理救助的实际,而且符合积极心理学关注整体人群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幸福感的理念。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教育途径
贫困生的心理学界定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生”不同于经济意义上的“贫困生”。目前,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确定,往往凭借家庭经济人均收入的低或以某一个团体(如学院、专业或班级)家庭收入的排名来确定。这种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划分方法存在相对性和公平性欠缺的弊端。例如有的贫困生自卑心理重、自尊心强[1],在校方调查时,有时会出现瞒报现象,所以经济学原理的界定方法无法准确和全面鉴别出贫困生。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从心理的角度考虑个体对贫困的认知和其消费需求与现实经济能力的落差是非常必要的[2]。因此,贫困生可以界定为凡因经济来源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而产生的“贫困心理”并认同自己贫困的个体均可称为贫困生,即贫困生的来源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能力居下的群体,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体中也存在贫困生。调查显示[2]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生存在三种类型:一是生存受阻型贫困生,主要指经济能力居下,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贫困生;二是发展受阻型贫困生,指经济能力居中,各类经济来源虽能保持个体基本生存所需,但无法满足个体更多培训、提高生活质量等人生发展需要;三是奢侈受阻型贫困生,指追求高档消费受阻的个体,虽经济层次居上,但仍无法满足其超高的消费需求,其奢侈消费要求同样可产生“贫困心理”。第一种贫困生是常规意义上的类型,在其所处群体中理论上比例很大。第二种在中等经济群体中的比例较大。第三种贫困生在同一层次中的比例仍然不少。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是全域意义上的关注,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特殊层面上的“贫困生”。这一界定符合积极心理学关注整体人群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幸福感的理念。

消极心理学框架下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北京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22%的贫困生有自卑心理,42%的贫困生不愿意公开求助。而另一项调查显示[3]: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5%左右,其中有73%的贫困生对生活现状不满意,64%的贫困生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52%的贫困生存在抑郁倾向。而多数实证研究都证实贫困生在人际关系维度上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高强度的自卑、敏感、嫉妒、不思进取、自我萎缩、极度自尊、忧虑、恐惧、茫然、抑郁、孤僻、封闭、冷漠,依赖心理强、感情脆弱等特征,部分研究则认为导致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是其自身存在人格缺陷或适应模式消极、寻求社会支持及支持的利用度不足。
上述调查数据及其研究结论说明,目前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尚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对贫困生的调查研究都是从问题角度出发;二是对贫困生群体构成进行区分的研究很少,而不同层次的贫困生产生“心理贫困”的影响因素存在区别。第二、三种类型贫困生不符合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贫困,但他的发展需求、自我满足需求同样受阻,因此会产生心理层面的贫困,而当前研究对此关注甚少;三是实证研究调查的结论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次和严重程度有加重趋势。 Gergen,(1999)[4]认为在消极心理学模式下研究人的心理健康机制及其现状,得出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结论是必然的。他认为在病理学模式/消极心理学模式下,我们面对的是 “一个不断增长的疾病链”,其缘由在于:(1)心理健康专家宣布心理失调存在的客观性和真实性;(2)这种真实性通过教育、公共政策和媒体向社会扩散;(3)我们开始使用这些术语来认识和理解自己——“我有点抑郁”;(4)寻求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5)于是对心理健康职业需求增加;(6)这一专业队伍越是扩大,有关描绘心理失调的语词就会更多。这样这种病症就会一直不断地、连续地扩展下去。也就是说我们在消极心理学的模式下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有可能在学校的心理健康宣传、媒体的渲染和社会氛围的强化下,模糊了贫困生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缺失和标签效应下的心理健康缺失。

三、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一) 消极心理学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心理学是一门以全体人为关怀对象的学科,具体来说主要面临三项任务:“治疗心理疾病;使所有的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和更充实;发掘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把关注点放在了第一项任务上,心理学研究专注于评估和治疗个体的痛苦、心理失调和环境压力中的负性情感,治疗师的工作模式大多是修复损伤,这背离了心理学的宗旨,因而这种以矫治社会或人存在的问题为中心的心理被称为病理式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有研究者[5]认为消极心理学存在以下不足:(1)其感兴趣的不是人或人类社会,而是人或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2)其理论导向会使人对侧重于问题——这种社会文化的不平衡所产生的危险逐渐变得麻木不仁;(3)过分强调自己的矫正功能,从问题入手来开展工作,使其理论更适用于逆境环境,对于顺境环境中人的发展如何促进方法和技能都欠缺。(4)侧重于单一的修补功能,就意味着忽视了心理科学对人勇气、乐观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消极心理学的不足之处,使心理学研究重新回归到价值本位的道路上。积极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而,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以往,我们的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预防、诊断、咨询、治疗和干预都是建立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面对三种类型的贫困生,需要预防、干预或引导的群体积容较为庞大,以问题为核心的消极心理学健康教育模式发挥的功效不能有效缓解贫困生的需求。因此,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应该发生变革,由过于强调负性情绪的诊断转向积极情绪的诊断和养成;由修复受损、修正缺陷转向塑造个体内部系统的各项能力,锻造积极人格品质;在组织体系上由治疗疾病转向积极预防和积极应对。
(二)积极心理学模式下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在三个层面上拓展其相关研究。这三个层面分别是[6]:一、主观层面。主观层面上主张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二、个人层面。个人层面上主张研究积极的人格,提出了独特的人格分类标准——乐观型和悲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并提出了24种有关积极力量和美德的人格品质;三、群体层面。群体层面上主张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主要研究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提出这些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三个层级的研究优势,为贫困生的心理救助和健康心理的建筑搭建了一个颇具潜力的平台。
1 、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化——积极情绪体验培养
Seligman注意到在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就有约95 % 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Salovey[7]也指出在情绪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领域,大多数研究都偏向于病理性质,局限于负面情绪如何导致疾病,对积极情绪和健康的关系研究不多。我们对贫困大学生的研究也因循而为。敏感、焦虑、抑郁、自尊心强等负性词汇见诸于各式对贫困生的评论中。研究者一致认同不同的情绪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倾向。消极情绪能通过缩小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组织起一种应激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主要应对各种威胁到自我的危险,这种资源能使个体迅速采取特定的行为,从而避免使自己受到侵害或伤害,这是个体最低的自我保护——获得生存。积极心理学倡导二维的评价模式[8],既要诊断心理疾病,关注负性情绪,同时也要了解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积极情绪,认为积极情绪能通过扩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它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产生多种思想和行为,特别是能产生一些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积极情绪扩建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可以通过,“积极情绪体验——扩展即时思想行为指令系统——建构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改变人们原来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并实现螺旋上升——积极情绪体验”,这一过程最终扩建个体的行为和思想,且积极情绪和扩大的心理资源都具备迁移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更多地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诊断由负性情绪转向积极情绪,通过积极情绪的认知建构功能,借助积极情绪的力量消除负性情绪,扩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源,加大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最终借助其自身积极力量的激发,从根源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2、摒弃标签,全面发展——积极人格锻造
正如我们对贫困生的界定一样, 贫困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主要根源并不一定是经济上的贫困。阿德勒就认为,个体并非被经验和环境所决定,而是以赋予经验和环境的意义来决定自己。因此对贫困生而言,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对待贫困的态度。所以只有心不贫穷,心理才能脱贫。心即是心智,即是人格。个体对事物事件的解读受其人格影响。区别于传统心理学对人格的界定,Seligman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独特的人格观。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乐观型解释风格认为成功和成就是自我内在的原因导致的,而且是长期的,并会泛化到自己的其他活动中去;认为失败和错则会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境事件,是由外部事件引起的。悲观型解释风格则会把挫折和失败归因为长期的或永久的原因,具有普遍性,是由自己的内在原因引起的,失败和挫折会进而影响到其他的事,反之则认为成功事件和自己的成就是暂时的,外在原因引起的,所以持这种解释风格的人容易压抑自己,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认知,形成心理问题。调查显示贫困生在面对困境时,归因多数向内折射,即采用悲观型的解释风格。
积极心理学区别于其他人格观点的另一方面在于,其认为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人的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的,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即人格在后天环境中具有发展建构的功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共同点是将人类看作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其具体研究包括了自我决定、成熟防御机制、智慧、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质。也提出了培养个体的积极人格的途径——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主要途径是从个体的积极体验到个体自尊的培养,并且深入研究了积极体验的产生条件,为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提供了依据。如: Peterson(2000)[9]认为乐观有助于积极体验的产生。Diener(1984)也认为乐观可能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他认为乐观是学习来的人格特质。Seligman(2002)[10]强调乐观是建构美好健康人生强而有力的工具,可以帮助个体远离抑郁、增进成就,促进健康,并使个体加深自我了解,建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综上,我们可凭借团体心理辅导或者朋辈积极教育手段, 开展积极情绪的培养和乐观精神的辅导,使贫困大学生在快乐和成功中感受积极体验。同样,开设专门的积极心理学选修课程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更多涉及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和培养自身诸如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自尊、慷慨、乐观、责任与希望等积极人格品质,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籍此,用积极的力量培育与强化取代对贫困大学生个案的缺陷修补。
3、积极预防,积极应对 ——积极社会组织系统构建
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力量,也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积极组织系统包括国家、工作单位、学校、家庭等积极的团体和社会制度[11]。主要研究如何建立民主的社会制度体系、有效健全的家庭功能和自由探索的环境及积极和谐的社会团体,为个体积极特征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为促进人们的幸福感,使人类实现完美充实的生活创造条件,包括如何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培养更好的公民特征,如责任感、教养、利他、礼貌、和谐、宽容和工作道德,其主要功能是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在实践上,积极社会组织事实上起着两方面的作用:组织系统积极预防、积极应对和组织系统为个体创设有利于个体积极成长和潜能发挥的环境。
在预防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它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在它看来,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它们是: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这些积极品质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武器。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12]。基于此,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培养贫困生自身的积极品质,达到自我预防的目的。
(1)对于身心健康的贫困大学生,主要预防措施是传递知识和进行教育,使学生体验主观幸福感受、成功感和学习乐趣。教育的目标是建构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战胜挫折的心理弹性。
(2)对于具有潜在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贫困生群体,预防重点是传递预防心理疾病的技巧。积极心理学在这个环节中,重视关注个体和群体自我的积极面,关注个体正在经历的和过去体验的良好状态,过去战胜诱惑的积极经历,自身拒绝诱惑的自尊和自我控制的力量。同时也关注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包括积极的个性特征,如爱、勇气、给予、创造性和持之以恒。在群体水平上,积极的预防包括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美德,群体凝聚力和规划的影响,用积极的集体影响取代消极集体的影响。
(3)对于已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贫困生群体,主要在治疗中通过挖掘病人战胜疾病和康复的潜能,减少疾病的影响,恢复治愈的力量。在这个环节中,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是激发人格障碍学生的内在激情,帮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发展社会技能,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提高自我接纳能力,增加幸福感。鼓励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和创造性的活动,提高同情心、灵活性和心理弹性等。
在创设个体良好发展的环境和提供资源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根据贫困生的类型和需求,协助他们组成互助小组,使他们能获得来自同一群体提供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使其缓解压力、采用更多的积极因对方式,形成积极适应模式。在组织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通过团体干预、公益讲座、心理辅导、技能训练等形式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 吕勇 王钰. 贫困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1期:71-75
2 杨帆. 贫困大学生心理学界定探讨[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年第1期:112-113
3李爱飞.关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宁夏教育,2005(10):66-67.
4 转引自 任俊 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 [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6年
5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 [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6年
6 Seligman M E P. Csiksizent mihaly M. Positive Psycholo2 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 5 -14.
7 Salovey P, Rothman A J , Detweiler J B , Steward W T. Emotional state and physical health[J ].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10-121.
8 Fredrickson, B. L(2002).Positive emotion. In C.R.SNYDER & Shane J.Lopez(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22-123.
9 Peterson C.(2000).The future of optimism.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44-55.
10 Seligman C.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3-12.
11 Seligman M E P, Tracy A.S.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5, 60(5): 410-421.
12 Watson, D. (2002)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9-110.
New Approaches of Po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view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Yanbian University Jilin Yanji 133002)
Abstract: The research distinguished poor students into three types. There is limit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po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nega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sychology has three central concerns: positive emotions, positive individual traits, and positive institutions which are founded on the belief that people want to lead meaningful and fulfilling lives, to cultivate what is best within themselves, and to enhance their experiences of love, work, and play. We discussed how to make poor students more effective and happy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pproaches based on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beliefs.
Key words: po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al approaches


作者简介:
1.秦红芳(1979-),女,山西运城人,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教师,东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读博士。

2.金俐伶(1983-),女,吉林延吉人,北京市朝阳区现代外语教育培训中心,北京100026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