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创新论坛   教育教学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姜龙范: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新的通识教育


2007-06-18 阅读次数:

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新的通识教育

摘要:高校要培养具备厚基础、宽口径、学科交融知识结构的人才,离不开通识教育的支撑。实施通识教育,就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按照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鼓励建立多学科交叉的平台,构建以既强调实践能力、处世态度、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又注重校园文化、大学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
关键词:通识教育;交叉学科建设;创新型人才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高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必将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强大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拔尖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使大学的学院或学科之间交流沟通很难,造成学科的单一性和专业的单一性。对于多学科和跨学科问题也存在组织人员困难和组织课题困难,牵扯一系列问题。这些困难限制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思维,离不开通识教育的支撑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创新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具有多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多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为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和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教育,就必须以一定的专门知识领域为基础,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和均衡的知识结构。
通识教育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国际范围教育改革的新潮流。通识教育被视为教育的最高阶段和最高境界,其着重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宽广的视野与人文知识。就课程开设而言,通识教育在大学开设通识课程,使学生从不同的理解模式来认识现象、获得知识,了解与人生相关的知识与原则、方法。学生经过通识教育,其心灵将会更开放,思维更为广阔,适应能力更强。

二、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学科体系,是实现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今时代,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的发展,愈来愈呈现综合、交错的趋势。学科之间通过调整、重组和结构优化,巩固基础学科,强化优势学科,扶植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逐步形成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交叉、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促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正努力形成适应社会需要、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当前,我国大学的学科门类和体系主要表现为,学科分成门类,然后是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许多学科是跨学科的,可以在几个领域授学位。一般是一个主学科吸收别的学科内容,加以完善。大学的交叉学科有的是多学科交叉,有的完全是几个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学科。
一个学校拥有多个学科,不等于是综合性大学,怎样进行研究,怎样设置课程,怎样进行人才培养都在摸索当中。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大学应该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在本科教育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精选课程,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力求把单科化的专才教育转变为整体化的通识教育。

三、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积极的导向作用,准确地认识与把握交叉学科的功能
交叉学科是一种研究行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多范围的。人们一谈学科交叉一般就是理工或者文理交叉,对人文社会科学提的比较少。其实,科学发展的整体化不仅仅指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也不仅仅是指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作用和转化,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文社会科学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它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现代社会要求本科教育培养知识广博、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个人今后的多向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在自然科技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今天,人们都在呼唤人文精神:在认知领域中召唤实事求是,在道德领域中召唤良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与终身学习和现代化潮流相适应,既是对人与社会的具有真理性和合理性的认识,又是对人与社会发展的一种规范,人文社会科学在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搭建创新人才教育平台
推进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改革教育模式,拓宽专业口径应本着“淡化专业,活化方向,加强基础,按需培养”的原则。培养方案的修订应以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优化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融思想道德、业务、文化、身心素质教育于一体。
在近几年的办学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努力探索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围绕“质量、特色、发展”的主题,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大胆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同时辅之以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充分发挥文、史、哲联合培养人才的优势,探索学生自我教育的成才之路
我院重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开展“大学生成才之路”等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激励学生奋发成才,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启发、循循善诱,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加实践的激情和创新欲望,使其个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而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环境氛围。
学院有着优良的学术传统、深厚的学术底蕴,在中朝韩日历史与文化、哲学、文学、朝鲜半岛的互动关系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外学术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为创新人才的成才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
2、打通原有专业和学科分界,构建交叉、合理、科学的知识和课程结构
我院在2006年修订培养方案时,将通识教育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力求合理、科学地搭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知识和人格基础。新的培养方案按大类构建,充分体现我院地域、语言、民族等优势突出和学科群组成明显的特点,重点加强了中朝韩日的历史与文化学科群的建设。
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在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理念而开设跨学科精选课程,力图引导学生从本科教育最基本的领域中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通选课打通原有专业和学科分界,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方式开设,教学内容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有更明确、更全面的素质教育目标。
3、设立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模块,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搭建平台
通选课的主要特点:一是从教学内容上看,是为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做准备,也是让学生较广泛地接触各个领域,以便结合自己的兴趣有重新选择志愿的余地。二是从教学方式上看,由于每门通选课的学时较少、教学时间较短,着重于对学生进行思路、线索、方法的引导。特别注重启发式,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
根据我院人才培养需要和通识课程教育目标,学院除了学校设置的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和计算机基础类外,在课程设置上至少有二年时间的打通,开设“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模块”通选课程,将传统的历史与文化类、文学类、社会与人类学类、政治学类等学科进行实质性融合。新的培养方案加强和拓宽了基础课平台,整合和精选了专业主干课程,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口径宽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创造了条件。
“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模块”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教育要求而设置,反映人才培养的专业特性和个性要求。“模块”主要阐述人文社会科学中具有具体内涵、内部结构和历史脉络,阐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趋势。“模块”对专业课程进一步重组与整合,结合我校的地域性、民族性特色,强化对中朝韩日各国的政治、文化、历史、文学及中朝日三国有关学科间比较课程的设置。

五、制约通识教育发展的因素
1、认识模糊导致通选课程系统性的缺乏
由于通识教育课程缺乏长远的预期和规划,目前的教学资源又很难根据学校统一要求开设相关课程,课程建设与管理在总体上表现出系统性的缺乏。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本身具有前沿性研究的难度,导致在开课时出现“选而不修”的现象,与课程设置的初衷相去甚远。
2、师资状况阻碍通识教育的健康发展
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不可能建成一流的学科,培养一流的人才。由于通识教育课程在很多方面重要性并不明显,授课时间安排多在晚上或周末,导致很多高职称(学历)教师热衷于课题研究或给研究生授课,有些课程只能安排年轻教师讲授,使学生追求高深文化和探索学术理论不足。
3、实用主义观念制约交叉学科的引导功能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学生为寻找所期望的职业,多选修一些在现阶段实用的热门课程,而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需求,增加学生选修人数,片面地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导致课程开设过于功利,学校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出学校对学生提出的期望与引导作用。

六、实行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我院在交叉学科的建设和通识教育实施的探索过程中,对成绩认定、学分认定、教学工作量、教学管理等实际问题将遇到种种矛盾、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从解决以下问题入手,使通选课成为学生进一步探求知识、深入钻研的桥梁和指南,真正发挥唤起学生启发学习的思路和激发创造热情的积极作用,实现理论素质、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1、正确处理好与学校选修课关系
通选课的设置凝聚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讲授该学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学术背景及前沿知识等内容为特色的新型课程。通选课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所以,通选课不是科普课、讲座课、一般学科知识介绍课,不能等同于全校的公共任选课。
2、造就高水平的通选课师资队伍
根据通选课的教学要求,任课教师要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资格。对于投入精力不够,没有完成该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方法陈旧、落后,课堂教学质量考核不合格者将予以停课或淘汰。
改革不仅需要超前的理念引导,更需要依靠广大教师去实现。多年来,学院已逐步建立起一支由一批老中青结合、学术造诣精深的学者组成的教师队伍。目前,全院在岗的7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53名,博士学位获得的22名,中级以下职称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名,专兼职教师中具有开设通选课资格的达74%。
3、加强通选课的课程体系建设
建设好通选课是推进通识教育的关键问题。在实施通识教育中遇到的困难之一,是无充足的高质量通选课可选。为此,学院将进一步提出长远的建设规划和办法,并采取如下措施:
① 进一步界定通选课的属性,认定通选课和专业课同等重要;
② 鉴于目前的实际困难,先“因人设课”,最后实现“按需设课”;
③ 选择一批已成熟的“大人文社会科学模块课程”,开设政治学、汉语言文学和历史学等3个基本领域的一批通选课;
④ 形成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通选课,在中西比较哲学、社会及宗教思想、社会及管理科学、道德思考、东北亚各国政治与外交、语言文学及艺术、东北亚历史与文化等领域形成课程群。
4、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课程的选择要对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交叉,提供多元化的认识视野和多角度的思维方式。通过开设研讨课、举办学术讲座等,充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参与意识。要尽可能采取小班讨论制,教学方式也必须由“灌输式”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获取知识。
尽管我院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教学新体系方面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探索,但是国内通识教育与文科课程体系毕竟有许多亟待改进与提高之处。对于目前存在的诸多矛盾和困难,还需要学校决策,多方配合,创造条件,从而制定适合我院学科发展的近、中期发展战略规划,以逐步实现新修订的本科培养方案的顺利接轨与实施。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体系。我院将凭借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政治学科学知识的传授,向学生提供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成长环境,进一步凝炼学术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一流平台,逐步形成我院的办学特色,发扬合作发展的现代大学精神,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刘鸿武,人文科学与大学教育之使命,云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11期。
[2] 张翼兴,对本科生开设通选课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22期。
[3] 甘阳,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是否可能,甘阳在复旦大学的讲演,2006年9月。
[4] 刘毅,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