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华,王克平:古汉语文选课的文化解读与多媒体教学模式改革新探
古汉语文选课是高校古汉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和古汉语通论一起构成高校古汉语课程的主体。古汉语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承担着培养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的教学任务。
高校古汉语课程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在大学设立的,开设之初,古汉语通论课和古汉语文选课是分开教学的,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的前辈学者对古汉语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多次的变革,现在基本通行的做法是古汉语通论和古汉语文选课齐头并进,交叉进行的教学模式,这一方式得到了大多数高校同仁的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自上个世纪50年代古汉语课程开设以来,就一直存在着重通论、轻文选的弊端,长期以来古汉语文选课一直是作为通论课的附庸,侧重于深化和巩固通论知识。近一个时期以来,古汉语课程在教材上不断有新教材出版,但大多数都是沿用王力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或高教出版社的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的体例和文选篇目,虽然这两部教材至今仍不失为优秀教材,但他们都是按照当时教育部规定的教学时数编写的,它的容量远远地超出了目前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的学时容量,其中通论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老化,文选也过于陈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体认,而且缺乏与时俱进的现代理念。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古汉语的教学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被一些高校应用起来,如吉林师范大学的许云龙教授用Authorware技术制作了古汉语多媒体课件,南开大学洪波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课题—-古汉语课程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立体化教学。这些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古汉语教学改革大大地改变了古汉语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有些陈旧的通论知识,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然而这些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传统文选课的附庸地位,而与其相关的古汉语文选的内容及其教学模式也相应地没有多少改观。因此古汉语文选课需要重新整合文选的内容和改革教学模式。
一、古汉语文选课的文化解读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各个高校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进行的古汉语教学改革大大地改变了古汉语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一些陈旧的通论知识,然而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现在高校通行的古汉语多媒体教学多数是指古汉语通论知识的教学,而文选课的教学仍在沿用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文选课还是被作为通论课的附庸,侧重于深化和巩固通论知识,只注重传授文字、词汇、语法知识,而忽视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因循守旧致使文选课至今被排斥在现代多媒体教学之外,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等教育对于多元文化知识的需求,并且缺乏与时俱进的现代理念,如果要把古汉语文选课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必须重新整合古汉语文选的内容和教学模式。
其实,古汉语通论课的教学基本上是能够完成古汉语的文字、语法、词汇和语音等知识的传授。所以古汉语文选课应该跳出传统的附庸地位,侧重于文选的文化解读,并在文化解读中,观照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文化的理念,诸如:先秦“德治”思想和现代“以德治国”思想的渊源;现代“和谐社会”理念和传统“大同社会”理想的嬗变关系;“八荣八耻”和传统“荣辱观”等,使历史和现代贯通起来,使古老的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的文化观念和伦理道德服务,为构建新时期的“和谐社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文选课的文化解读的教学模式必须在广泛地分析和研究现在通行的大学古汉语教材的文选和其他的一些古代文献如《礼记》、《大学》、《左传》和诸子百家等散文的基础上,在兼顾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社会理念的前提下,重新整合文选的篇目。
首先从如《左传》《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选择能够体现传统文化思想中倡导“德治”观念的篇目,从而在文化解读中使学生深切理解“以德治国”现代理念的文化意义。
《左传》《礼记》《尚书》等表明春秋社会以前,“德”已是殷商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和道德概念。西周时期,“德”更是一个融信仰、道德、政治为一体的综合概念而成为政治思维的中轴。到了春秋时期,“德”的观念已经不仅仅关涉着某种个体人格品性或生活态度,而是直接用以衡量政治、人生乃至战争及神性意义、祭祀活动价值尺度。“德”的价值意义在于对身处乱世的春秋人的生命的指引和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个体福祸乃自我德性“自取”、“自弃”、“自败”,“德”关怀着个体人的生存命运,也只有“德”才能自救。
“德”对春秋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一种普遍性的价值规范,即是个人安身立命的依据又是国家之干、为政之本。春秋时代,人们不仅在立身方面了虽调个人的“德”,在用人方面也注重“德”的品格,把“德、礼”等伦理道德政治化,把人才价值纳入了为政治服务的轨道。
“唯德是举”,“任人唯贤”成为春秋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选拔人才、品评人物的条件和标准,这种观念是和“任人唯亲”,“任人唯旧”的观念相对立的。是春秋人基于身处春秋这个危时乱世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也是诸侯争霸的春秋社会激烈竞争而导致的新的关于人的价值观念,它对于处于当今这个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现代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次从《论语》、《管子》、《中庸》及诸子百家等散文中,选取能体现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持中”、“中庸之道”、“大同理想”等思想的篇目,追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文化渊源,倡导建立以“和”为内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传统文化总是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主张“贵和持中”。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荀子指出“人能群”,“人生不能无群。”(《荀子·王制》)把人我和合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管子》把民众的和合作为民众道德的直接体现,认为学习和合就是学习道德,民众只要和合,就能产生“莫之能伤”的强大力量。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强调的和谐正是这种求同存异的和谐,不是完全的等同。只有在社会上不同思想的正常交流才能构成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当竞争激励机制广泛引进社会生活领域之后,学生们普遍注重发现和实现自我价值,而忽略了和谐共处,团结友爱精神,日常生活中表现为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等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领域内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和合魅力,引导大学生开展宽容,忍让,合作,协调的竞争合作体验教育,培养他们的推己及人的能力,消除他们中存在的自我中心,自我封闭的倾向,提出谦和自律,成己成人的胸怀,追求敬业和乐群的统一。
再次从《论语》、《孟子》、《易传》和唐宋散文中,选取能体现传统知识分子追求理想人格“荣辱观”的篇目,如孔子提出“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子罕》);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以及《易传》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立德”与“立功”完美统一的伦理思想,引导学生在文化的解读中进一步加深对现代社会“八荣八耻”观念的认识,体认追求高尚的人格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共同追求。
在专业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人格是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比纯粹的道德理论说教更能深入人心。
二、古汉语文选课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改革
新的教学模式必然需要新的教学方法,文化解读的教学模式更适宜采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它们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化知识有积极意义。
近十年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高校的教学领域。多媒体教学由于其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给传统教学方式注入了新鲜的现代气息。多媒体直观、形象、便捷的教学方式,使教师从繁琐的推理、论证、讲解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掌握、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高校的古汉语教学也广泛地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但多数还是应用于古汉语通论,少数的文选课信息技术教学也不尽如人意。在文选的课件制作上人们多数只是把文选篇目以文档的形式插入到课件中,是一个死板板的视觉黑板而已,没有采用任何多媒体技术,没有充分利用光盘,网络和影视,因此没能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
因此,我们在文选课进行文化解读的同时,力图在教学中摆脱视屏黑板的课件制作,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尽可能地广泛运用(1)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光碟等常规电化教学。(2)利用视频把文字、图表、照片、实物、等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给学生。(3)充分利用历史电视剧、影片,最新考古图片等,向同学们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4)充分利用网络功能,下载央视的文化教育节目诸如“探索发现”“百家讲坛”、“国宝档案”历史文化等材料,随时向学生提供高效信息,丰富文选课的教学内容。
古汉语文选课的多媒体教学改革,是古汉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革必然带动古汉语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相关的系列改革,因此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所提出的改革设想和实践只是一个开始。
参考文献:
[1] 王宁谦、金秀珍,《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2]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
[3] 《左传德政思想》,《中国哲学》,《人大复印资料》,1988.6。
[4] 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1、2、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 《左传伦理思想管窥》,《伦理学》,《人大复印资料》,1988.8。
[6] 王玉德,《中国传统文化新编》,武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7]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四册),中华书局,1981。
[8]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上下),商务印书馆,2001。
[9] 许嘉璐主编:《古代汉语》(上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0]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