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创新论坛   教育教学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从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谈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


2017-05-08 阅读次数:

于海君,金光熙:从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谈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

     摘要:
为了适应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和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能力的多样化要求,我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学校整体办学特色为展现平台,通过学校的综合改革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我们的世界近现代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就必须追求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创新,抓住历史学科中的思维特点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世界近现代史教学改革;创新思维能力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国际各种竞争日益激烈。这些竞争实际上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竞争。我们的高校是培养国家高层次后备创新人才的基地,在校大学生是将来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能力的多样化要求,我们认为,我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以追求学校整体办学特色为前提,通过学校的综合改革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结合我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我们的专业教学实践,谈一谈世界近代史的教学改革问题。
     一、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化定位
     1、把握创新精神内涵,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根据专家的研究,“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和动力,是指人的创新思想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与习惯” [注1]。21世纪大学生青年作为国家和民族创新人才成长的生力军,应当是我们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主体。因此,我们首先就要在理论上把握住创新精神的内涵。我们认为,创新精神包括批判怀疑精神、独立思考精神和勇于探索精神。
第一,勇于批判、大胆怀疑是创新精神的能源和动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真正实现学术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首创和突破,做出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就意味着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满足、怀疑、否定和超越。“创造新知识不是简单地向别人或从外界获取知识”“创新必须有一种精神,要有一种永不满足现状、永远进取的精神。” [注2]在人类的科学技术发明史上,大凡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没有批判和怀疑,就无从发现问题,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就会欠缺能源和动力。
第二,独立思考是创新精神的灵魂。因为创新的成果具有与众不同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唯一性,所以,要求创新主体能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存事物的合理性,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特立独行。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如果经过缜密思考,坚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那就要力排众议,敢于坚持,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超然独立是创新人才的人格特征。
第三,敢于冒风险、勇于探索是创新精神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而冒险总是面临未定风险,其失败的概率自然就大,往往要经历许多挫折,失败和反复,然后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这是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正如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所言:“我的成功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注3]。
应当特别指出,我们要经常对大学生青年强调,一个重要的创新前提就是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急于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用理性去追问现存事物的合理性,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注4]如果对什么问题都见怪不怪、熟视无睹,认为它们理所当然就该是那样,提不出问题,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那就无从进行科学研究,也永远做不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在理论上弄清了创新精神之后,就应当在实践中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积极鼓励大学生那种深究问题的创新热情和提出问题的创新勇气。21世纪的青年人并不缺少创新意识,大学生需要的是能够用怀疑的眼光审视教科书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批判怀疑精神;在怀疑之后,要敢于提出问题来。 [注5]
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的潜能,当其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后,往往就需要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造力的环境。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对大脑功能的开发是很不够的,尤其对右脑的开发却很少。因此,要积极营造激发学生灵感的环境,开发人脑的智慧资源。这一环境当然包括了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自然因素等。但学生主要是在学校接受教育,因而,教育因素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
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促进创造力形成的环境因素,其教风学风、学术氛围、管理机制等都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教学更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提供一个能够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勇气的环境氛围,营造一个鼓励标新立异,百家争鸣的创新生态环境,使大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
第二,我们同样要承认,大学生强年虽然在主观上具有崇尚独立思考、不盲从轻信的自主意识,但在客观现实环境中却又缺乏自信,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往往力求和他人保持一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与独立行为之间的反差,折射出的是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问题。规范化试题,标准化答案,剥夺了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话语权,结果只能造就平庸化的学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由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观点、看法,一个问题不可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善于倾听并因势利导,给学生以应有的尊重。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是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注6]
我们还应当注意,由于任何一项创新,在实践中都存在着风险,都时时面临着失败的挑战,甚至会以失败而告终,所以,我们必须有对一些失败的必要宽容。如果“不允许失败”,就意味着将一切创新和创造扼杀在襁褓之中。可以说,“不允许失败”是创新人才实践成长中的致命杀手。因此,应当遵循创新活动的规律,优化大学生的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创新失败人才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其不因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有学者说,“是否宽容创新失败,是检验一个社会是否支持创新、善待创新、创新氛围浓厚与否的标志” [注7]。
     2、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展现学校的整体办学特色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得如何,取决于其整体的办学特色如何。我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努力展现我们学校自身的整体办学特色。
我校地处东北亚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合作与交流的前沿,拥有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进行国际交往的许多有利条件。因此,我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完全可以发挥地区性、综合性、民族性和国际性大学的整体办学特色。
所谓发挥地区性特色,就是紧密联系本地区的创业实际,面向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推动本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创新人才。
所谓发挥综合性特色,就是积极利用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加强多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学生掌握多种专业基础知识,为他们形成创新能力提供丰富的感性、知性、理性和灵性的基础。
所谓发挥民族性特色,就是用好国家给予我校的各项民族政策,大力优化民族教育资源,强化民族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相关学科和专业的教学效率,促进民族创新人才更多、更好、更快地成长。
所谓发挥国际性特色,就是向国际开放,广泛建立与各国知名学校的国际交流,互派本科、硕士和博士的优秀学生进行留学,互派教师和专家进行学术进修和专业交流,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率。
如果上述几个方面特色都得到了发挥,那么,我校的整体办学特色也就得到了优化和强化,从而也就为培养和展现我校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成长平台。
     3、我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要在学校综合改革中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论什么学科和专业,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最重要的都应该是把创新的思维理念和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以便学生掌握创新的钥匙,从而使他们能够通过一系列专业智力训练与非专业智力训练活动,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思维层次和创新能力。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使大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变为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相关专业问题的研究探索过程,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问题的科研活动。
第二,要切实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让大学生定期到企业或有关单位进行一定时间的见习、实习,使之从中接受严格和规范的磨炼,不断增长其才干。
第三,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中多方面地锻炼和完善自己。例如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举办多种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科技论文大赛、数学模型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手工制作大赛等。
实践可以证明,这些育人途径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肯动脑、勤动手的思想意识和思维习惯,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创造潜力。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们可以学会独立的管理能力,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增强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以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促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展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创新人才,是学校办学的长期工程和核心工程,教书育人是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途径,教学改革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推动力量,因此,学校每个学科的创新人才的培养,都需要通过该学科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来探索其实现途径。从我们承担的世界近代史课程来讲,由于我们已经进行了许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对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问题有一些具体做法和经验体会。
     1、必须追求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创新
我们的世界近现代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要通过具体讲授有关现代化的理论和史实,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本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跨专业知识的复合能力,形成富有鲜明个性的人文精神、科学理念、现代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潜力的专业人才。
世界近现代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确定,实际上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起很大的制约作用。在过去,世界近现代史课程设置和其他课程设置一样往往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两大块,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的选修课程。教学内容则往往拘泥于教材,过分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传授。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言,教材往往有其相对的滞后性。而大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思想敏锐、活跃,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年龄,若在此阶段的教育只是采取“填鸭”式,学生只是注意死记硬背,只是拼命忙于应付考试,纵然门门课程考100分,也很可能是高分低能,缺少灵活性,缺少创新精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原国家教委组织开展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工程,世界近现代史课程也和其他课程一样推出了一批新教材,这对我,我们世界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无疑是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的。但也要如实承认,我们的教学改革是与时俱进的和持续不断的,不可能只靠一个工程就能“毕其功于一役”,解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我们世界近现代史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必须遵循国家高校所强调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方向,适应信息时代大学发展的需要,努力形成包括学科主干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位一体的世界近现代史课程体系。
     2、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抓住历史学科中的思维特点
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大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的思维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在他们的形式思维逐步发展成熟的同时,辩证思维得到较快发展。所谓形式思维,是指在对历史表象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思维方法来抽取史实的本质属性。它所反映的是史实的相对静止性和不同史实之间的确定界限。这是一种较低级的思维类型。例如讲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需要认知基本的史实: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怎样爆发的?又怎样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有哪些重要意义?
所谓辩证思维,是指对史实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它不仅反映史实之间的相互区别,而且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反映史实的相对静止,而且反映它们的绝对运动。它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类型。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向世界扩张的史实中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既肯定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积极意义,又要颂扬东方各国被压迫民族反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斗争的业绩和精神?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运动,仍然会出现机会主义甚至修正主义?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去分析、认识这些充满矛盾的复杂历史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过程。
二是在他们的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积极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活动总是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的不同,可以把思维活动区分为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生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认识已经解决了的;而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人类认识尚未解决的,如要解决首创、突破、发现和发明等。这两种思维方式虽然不同,但却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一部分任务,是继承人类认识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因此这些思维活动基本上是属于再生性思维。如前述师生在讲授和学习世界近代史过程中,所提出和解决的那些基本史实问题,均是再生性思维的表现。
但是,大学生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逐步发展。这里所说的创造性思维,不是指学生对史学领域提出新观点、新结论等,而是指他们能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对待学习,以探索和创造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未知史事进行相对而言有创见的思索。在世界近现代史的课堂教学讨论中,有的学生能把某种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与今天的社会现实进行联系和比较;有的学生能用批判的观点看待历史上争论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能从某一历史现象的考察中独立地归纳出几条形成原因;有的学生则能提出与教材的论断有所不同由有一定根据的独到见解,如此等等。学生的这些论述和见解,不是从教师和教材那里获得的,而是他们自己的创见,体现了大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结论而积极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良好趋向。
     3、必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中,我们不断努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探究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第一,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指导阅读有关史料。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要结合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焦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概念的界定、依据史实作出逻辑判断和推理,使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实践表明,他们不满足于掌握一般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现象,而是进一步探究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并对许多深含哲理的历史现象怀有浓厚的探究问题的兴趣。因此,我们的世界近代史教学要做到既生动又深邃,将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寓于感人的课堂讲述和讨论之中。
我们发现,有的学生不善于读书,不会进行分析、概括,针对这种学生,我们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重视定向指导学生读书,选择典型的教学内容说明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辩证思维活动。例如,在讲授资本主义萌芽使封建主义解体、以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为世界近代史开端标志时,考虑到它对以后讲授资本主义近代化国家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必须让学生清楚而又牢固地掌握相关历史事件和现象,形成明确的理论和概念。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这一部分教材,并且介绍一些参考资料,要求学生结合阅读的内容分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东西方的异同点,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认识了资本主义萌芽经过14—17世纪300多年的成长,最终在西欧成熟,通过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开辟了世界近代化的历史进程。经过这些资料阅读和探究思维,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
第二,多向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凡是涉及近代化和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的历史重点、热点问题,我们都先向学生设置疑问,提示学生不仅要分析这些历史重点、热点问题的重大意义,而且要锻炼他们的思维敏捷性。
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其本质,教学中需注意纵横联系。这有两种办法,一是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如把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典型的政治变革(英国议会改革,等等)几次活动串联起来;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如资本主义国家典型的经济制度变革(沙俄1861年改革与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等等)。这样,在纵横联系中,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其思维的广度。
第三,分析和综合历史现象,比较其中的异同点。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中,只有对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其整体,才能深入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例如,我们在讲授世界近代史“1794-1814年的法国和欧洲”这一部分问题时,首先依据教材分析拿破仑夺取政权和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历史条件,使学生认识第一帝国的建立是当时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次,要逐项分析拿破仑政权对内采取的各项政治经济政策的内容,然后把他强化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制定《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制,鼓励资本主义发展,镇压封建保王党和加强对工农统治等有关政策加以综合,分析出拿破仑政权的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的实质。再次,分析拿破仑长期对外战争的对手和目的,使学生明确其早期对外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和后期对外战争的非正义性、侵略性。最后,将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进行综合,得出结论,并且对拿破仑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的评价。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注8]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可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历史现象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比较的方法很多,诸如同一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如进入帝国阶段后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沙俄1861年改革),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如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前后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一个历史事件的两个对立面(如美国内战的南北双方)等等,都可以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找出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达到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对历史的本质达到更准确、更科学的把握。
     3、通过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教会学生思维,即把如何思维的方法授予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历史科学的思维方法,才算最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只有按照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思维活动,才能提高历史思维的品格,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因此,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首要的就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教给学生。教师在讲课时,不仅要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更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说明自己分析历史问题所采用的思维方法,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例如,在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时,我们要指出:“当时法国正处于外国干涉军压境之时,国内王党分子也在密切配合。大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军事独裁政权,用以镇压人民的反抗,击败外国干涉军,并防止封建保王党的复辟。拿破仑了解到国内的形势,认为夺取政权的时机到了,于是放弃远征计划,冒险回国。大资产阶级对拿破仑回国予以热烈欢迎,把他看作‘救星’,希望他能凭借武力改组腐败无能的督政府;军火商和金融资产阶级向拿破仑提供了上千万法郎的金钱;巴黎的一部分军队也归附他。这样,拿破仑于1799年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从此开始了拿破仑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的统治。”我们教师的这段分析具有示范性,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精神,阐明了拿破仑“雾月政变”所以成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是在外国军事干涉的威胁下,大资产阶级需要拿破仑击败外国干涉军并防止王党复辟,镇压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也阐明了拿破仑上台的物质条件,即军火商和金融资产阶级提供了金钱和部分军队。虽然这段分析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但到此为止还不能说给学生传授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仅仅是传授了历史知识。因为这里还没有明确点出“时势造英雄”这个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以我们教师还应强调:“由此同学们应当记住,分析任何英雄人物能够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为什么获得成功或者遭到失败,都要从当时的形势或物质条件来分析。这就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原则。”这样,才能把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方法交给了学生,他们可以举一反三,若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能正确地进行分析或解释了。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外在历史专业教学改革方面,探索了许多的创新模式 [注9]。我们认为,凡是符合科学教育原则的,都应当在我们的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实践中适当地引入,并加以检验,增进我们的教学效益。概而言之,我们要在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科学教育,一要传授科学知识,即让学生掌握专业的科学技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二要培养科学能力,即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教育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三要训练科学方法,即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技术操作方法等;四要养成科学精神,即让学生具有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坚忍不拔,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这些方面,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深层内容,以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为基础,是21世纪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在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活动中,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历史科学思维的各种具体方法,诸如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概括法、分类法等,结合有关知识的讲授教给学生。这些方法一旦被学生所掌握,便会大大加强其思维的的科学性,使他们能更有效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其主动学习的水平,诚如赞科夫所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注10]
注释:  
  [1]   金吾伦,当代西方创新   理论   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   陈开岩,浅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5)。  
[3]   冯之浚,技术创新与文化传统[J],   科学   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1)。  
[4]   邹进,   现代   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5]   夏泉,“知识经济”与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8(3)。  
[6]   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   中国   轻工出版社,1999。  
[7]   高庆,宁维卫.知识经济与高校创新   教育   改革[J].江苏高教,2000(5)  
[8]   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   中国   轻工出版社,1999。  
[9]   华正伟,关于大学生科研创新的调查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   版),2002。  
[10]   刘文明,高校建立创新教育模式的途径[J],安徽教育报,1999(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