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丹青妙手 育桃李满园——记我校美术学院崔国男老师
午后的画室里洋溢着淡淡墨香的味道。
被阳光笼罩的房间内,坐在模特台上的模特儿满眼平静。画板、铅笔,俯仰之间,笔尖已在纸上勾勒出丝丝轮廓。静谧中有一丝温和的语调,虽不激昂,却饱含着谆谆教诲;朦胧中有一个挺立的身影,虽不高大,却承载着浓浓深情。他细致入微、一丝不苟;他语重心长、兢兢业业;他用言语激励着一个个勤奋的学子,他用画笔细心地勾勒着线条。生活中的他细心体贴,工作中的他事必躬亲,绘画时的他心无旁骛,教学时的他循循善诱。他,有着执笔挥手间的精致从容;他,有着指引辅导时的亲切自然。年少时对小人书连环画的热忱,引领他走上了绘画之路。几十年风风雨雨,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信仰。流逝的岁月并没有改变他对绘画的热爱,年轮的镌刻令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光阴似箭,他愈加成熟,举手投足之间也自然地流露出一种独特的风韵。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为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还有他那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性格。他,就是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中国画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崔国男。
孩提时期 与画结缘
石岘,是图们市辖区内的一座小镇。在群山环抱下,清澈的嘎呀河缓缓流淌穿过腹地。
1961年,崔国男出生在石岘镇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在他七八岁时,许多孩子还都懵懵懂懂,只知道疯玩,他却喜欢一个人拿着铅笔在旧本子上涂涂画画。再大一些的时候,他和玩伴们一样,爱上了看“小人书”,并常常将父母给他买零食的零花钱攒下来,去书店里买连环画看。不过,崔国男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除了被书里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之外,他最喜欢的就是临摹书里的插图。
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也许是命运的注定,虽然崔国男的父母都是朝鲜族,但却为他选择了汉族小学就读,这也让崔国男有机会比同龄的朝鲜族小伙伴更早、更多地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崔国男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将会走上绘画的道路,但绘画作为他的爱好,已经成了崔国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日除了读书写字,画画就是崔国男最大的乐趣。只要一有时间,崔国男就拿起笔在纸上空白的地方写写画画。父母知道他有这样的爱好,也都十分支持他。但小镇里却没有一个能够真正系统地教孩子画画的老师,这成了崔国男父母心中的一大心病。
过了一段时间,父母终于下定决心送崔国男去图们市的文化馆学习绘画。可以说,文化馆的美术老师林敬爱是崔国男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老师。在后来的许多年里,崔国男曾经和许多老师一起学习探讨美术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但在崔国男的记忆里,林敬爱老师仍是他学习生涯中最难以忘怀的人。
正是在图们文化馆,崔国男第一次接受到了系统的美术基础教学的训练,虽然最初的学习是以素描为主,但对素描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也为他以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图们文化馆的学习让崔国男有了今后从事美术专业的想法,虽然,这对他来讲只是一个很朦胧的目标,但却成为推动崔国男不断努力学习美术的隐形动力。
在图们文化馆学习美术的日子里,还是个孩子的崔国男每天都要从石岘坐车走很远的路去图们市里上课。尤其是冬天,车内很冷,一般的孩子可能就放弃了,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崔国男从没有缺过课。当问到是什么让他能坚持下来的时候,崔国男说,和那些与他一样有梦想的同龄人相比,让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就是父母的支持与鼓励。回忆起童年的往事,崔国男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自己邻居家的孩子,那个孩子也喜欢画画,但他的父母不支持他,常因为画画的事和父母发生争执。每每想到这些,崔国男都无比庆幸自己有支持自己理想的父母,虽然家庭条件并不算宽裕,但每次崔国男出去学美术的费用,父母都会提前为他准备好。
青年时代 奔走求学
开始是因为热爱才坚持,后来是因为坚持才热爱。崔国男说,他眼中的中国画,是越学越难的。也正是因为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想要参透其中的奥妙。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言无差。在受到正规的美术训练后,崔国男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今后从事美术事业。
在父母对崔国男的大力支持下,崔国男前往延吉继续学习美术。随后,崔国男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继续深造,并在毕业后,回到家乡延边大学艺术系任教。之后又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笔、水墨人物画助教班继续研修。
2005年4月,崔国男进入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继续深造。崔国男在日本长达六年的研究、学习中,他不断提升自己,反复参研中国画的精髓。
崔国男说,每个人的作品都和创作者当时的心境与经历有关。身处异国他乡,东方文化和风土人情让崔国男在创作上求同存异,无论是人物,抑或是花鸟,在他的创作中都有独树一帜的风格。也正是因为崔国男对绘画有那份深沉的热爱,才使得他会如此刻苦、如此投入。
有人曾经说过,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这一点在崔国男的身上得到了印证。也许,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方面,崔国男是幸运的。因为他不仅仅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还拥有许多可以学习自己热爱事物的机会。可如果不是真正热爱这一行业,又如何能坚持到底?又如何能抓住机会?人生是一艘船,舵在自己手中,而未来,则需要靠自己掌舵航行。无疑,崔国男将自己的这艘船驶向了美丽的岛屿。
教书育人 桃李满园
在日本完成学业之后,崔国男选择回延边大学中国画教研室任教。他将自己在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传承中国画,弘扬中华文化是他的愿望,教学工作中的他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能将自己的爱好作为自己的职业,崔国男认为自己是幸运的。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中国画教研室,目前只有三位老师,但从大一到大四共四个年级的课程都靠他们来讲授,授课量相当大。工作虽然辛苦,崔国男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忙起来的时候他甚至连家也不回,晚上直接住在办公室。工作虽然辛苦,但苦中也有乐,他最大的“乐”,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
学生们也因有一位这样的老师而感到自豪。学习中国画的黄京京是崔国男老师一手带出来的学生,在他的眼里,崔国男老师一直都十分和蔼可亲,非常关心学生,在路上偶遇学生时还会停下来笑着问学生需不需要搭个顺风车。正是他这样的努力,鞭策着一届届的国画学子更加努力地学习绘画知识,磨练绘画技巧,不断提升自我并超越自我。
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崔国男始终坚持中国画教学的传统理念,在重视绘画笔法的“起”“行”“收”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培养。在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研修古画修复和摹写期间,他深刻地体会到了研究传统艺术对于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性,这种传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多年的创作与教学经验也让崔国男认清了一个真理:多走走多看看,见识多了才会有灵感。
在教学的过程中,崔国男多次带领学生开展毕业考察活动,通过走进名胜古迹,实地探访来学习传统的绘画艺术。在刚刚结束的暑假里,他带领着2013级毕业班的学生们一起前往西安开展艺术考察,在洛阳博物馆、龙门石窟、永乐宫壁画以及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实地考察和临摹学习。他将同学们带出了学校课堂的同时也将同学们带入了“实践”的大课堂,并且让他们切身感悟深远雄厚的中国文化渊源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他们日后的创作与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多走走多看看,见识多了会有灵感”这句话深深地影响着崔国男,而在他实践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们也受益匪浅。陆游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艺术创作也是如此,唯有多游历、多实践才能在岁月的流逝之中沉淀出只属于自己艺术创作领悟。
不忘初心 传承奉献
崔国男主要从事中国画教学和理论研究,同时他还曾长期担任过负责发展党员的党务工作,并在延边大学2012-2016年“创先争优评选中获得了“优秀党务工作者”的称号。此外,崔国男还是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延边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的学术论文多次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作品多次参与国内外各类展览,并且曾分别获第三届、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百花奖美术作品展银奖、铜奖。
谈到现如今中国画的发展前景,崔国男坦言,国家现在愈加重视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好,现在学习中国画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不过不同的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从“零”开始学习中国画,基础不牢,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作为老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去帮助这些学生,将自己所学所想悉数传授给他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崔国男认为,只有掌握绘画的方法,才能描绘出好的作品;同样,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留下传世的佳作。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在人生道路上,我们真正需要的,便是学习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崔国男能够启蒙于绘画,专情于绘画,发展于绘画,并将热爱传递于自己的学生,这真是一件令人为之叹服的事情。他如同园丁一样用自己的知识浇灌一届届国画学子,让他们能够延续传统文化,追寻传统艺术之美。
一间画室,一把椅子,一页宣纸,一支毛笔。笔尖勾勒的人物或喜或悲。一书笔墨,道不尽几十载峥嵘岁月;一幅画卷,数不完数十年离合悲欢;一套纸砚,诉不出半生繁华羁绊。
崔国男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他优秀的画作和他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更多的是他低调谦逊、一丝不苟的品格。美术学院院长金东云评价他说:“崔老师是有责任心的人,他对工作、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责任感。”许多学生对其评价也不乏“认真、负责、细心”之辞。崔国男这位细心之用他的博爱之心,精心培育着传承中国文化的满园桃李。
《华严经》有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崔国男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你热爱并且为之不懈努力,你的理想一定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策划:杨昕 何方 撰写:索金玉 王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