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牵头湖北省内13所高校共同建设湖北省新农科共同体,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湖北省农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21家单位联合开展“一省一校一院”协同育人工作,以“四个深化”不断推进新农科建设,大力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新型农林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形成新农科建设合力。一是面向行业建专业。以服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围绕湖北省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与行业全方位对接,前瞻性谋划、动态性调整涉农学科专业,深入推进农科与工科、理科、文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适应并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涉农专业集群。邀请农科院等科研院所行业专家参与专业论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论证后新建智慧农业等6个新农科专业。二是围绕产业建基地。坚持校地协同、校院协同、校所协同,共建稳定产业实践基地、优质就业基地、实习基地、专家(院士)工作站、科技小院、人才培养实验区等近60个。学校与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共建襄阳书院,设计全产业链现代食品加工、现代智慧农业装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劳动与耕读实践、生态文明教育等8个专题的耕读教育,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产业导师等组成教学团队对学生耕读教育进行指导。两年来,近8000名学生通过现场课堂、实地探访、从游研学等形式,走进乡村、走进企业、走进社会实际。三是结合应用建课程。将产业应用转化为课程资源,与广东海大集团、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单位共同开发创业案例课、产教融合课93门,让行业专家走进课堂现身说法。发挥水稻、油菜、生猪、动物疫苗、柑橘、棉花、玉米、淡水鱼等团队科研优势,结合产业问题建设162门科研案例课、390个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让学生从科学家的视角思考产业问题、探索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方法。
深化科教融汇,汇聚新农科建设资源。一是共享优质教育科研产业资源。对标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整合全省13所涉农高校与在鄂科研院所涉农优质教育科研人才资源,通过共建共享育人平台、合作开展科研训练、选聘科研院所专家任兼职教师或导师、定期开展研讨合作等形式,构建科教融汇新格局,加快培养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卓越农林人才。二是共管人才培养改革班。校地、校院、校所共同开展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创新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组织方式,形成课堂与实验室、实践基地融合,知识传授与科研突破、产业应用同步的育人格局。依托中科院优质科研资源,与中科院武汉水生所、病毒所、植物园联合开办6个“菁英班”;强化与农科院在实践教学、科研训练、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将一线产业基地作为学校实习实践课堂,组织学生到一线基地与技术人员共同实践,推动协同育人。三是共建“双师型”教学科研团队。学校聘请中科院、农科院系统的69名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与学校相关教学科研团队结对子,共同承担课程教学、实习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科研训练指导等任务。院所专家担任授课教师进入学校课堂授课或组织学生到院所实地听课。学校也积极选派教师到相关科研院所挂职锻炼,参与科研院所科研项目,打通校院科研资源,弥合涉农高校与科研院所间因所属系统不同导致的信息差。
深化机制融创,强化新农科建设保障。一是创新管理协商机制。学校与21家农林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人才联合培养协议,依托双方共建的管理运行机构,实施定期例会制度和基地管理制度,制定共建基地建设标准指标体系,明确基地建设人员、条件、管理、运行及对外开放等要求,细化双方育人职责。二是创新合作共享机制。统筹考虑科学研究、成果推广、技术培训等领域合作,与合作单位形成共商、共研、共建、共育、共享的“五共”新机制,实现人员、场地、设备和材料等资源共享。在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下,学院与省内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同投入教育资源,建设8个现代产业学院,同步推进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将深入科研院所实践锻炼和指导学生实习列入教师聘期考核和晋升评优的考核指标;将校外实习实践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定期对基地育人质效进行考核评估,对考评优秀的基地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名单,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发展顾问,选聘对方专家任兼职导师,激发合作积极性。
深化资源融通,提升新农科建设成效。一是丰富教学资源。持续完善“一省一校一院”协同育人模式,将科研资源、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将行业特色转化为专业优势。近5年,校地共建行业特色课程63门,每年200多名本科生以行业真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开展研究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每年500余名师生走进科研产业一线开展科技创新和实习实践。二是完善赛事体系。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了大学生创新创业“111”赛事体系,即1个专业举办1项专业技能竞赛、1个学院举办1项跨专业学科竞赛、1位学生至少参与1项竞赛,为学生真刀真枪实践创新训练提供平台。近5年,学校本科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ACM、iGEM等国际国内重要学科竞赛奖468项,其中一等(金)奖及以上95项。三是强化资源汇聚。依托学校获评的“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汇聚湖北省新农科共同体、21家校院所资源优势,协同开展产教融合改革创新,以“武汉科前模式”为案例的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强化数字赋能,围绕数智实践开展改革创新,开发的“‘有教灵境’智慧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系统”获评首批教育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