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突出交叉融合 推动学科群协同发展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年01月07日 10:00 [来源]:教育部官网 [浏览次数]:

  大连理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学科建设为主导,聚焦交叉融合特点、释放交叉融合活力、发挥交叉融合优势、深化交叉融合改革,努力构建学科群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和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交叉融合特点,优化学科群布局结构。一是系统谋划,构建四梁八柱。将“促进学科深度融合,集聚学科群体优势”确定为学校发展战略,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强学科群布局,构建化学化工、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运载、信息科学、管理、数理、生命医学等8大学科群。出台“双一流”整体建设方案、加强信息学科和传统优势学科建设综合改革方案、新兴交叉学科建设项目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培育“有组织、全链条、系统级”的学科交叉融合土壤。二是特色引领,实现重点突破。紧扣新型工业化和东北振兴产业脉搏,立足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瞄准新兴交叉方向,试点建设碳中和、先进智能全谱系智能感知与探测、医工交叉等6个研究院,搭建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安全监测平台、河口-海岸带环境野外观测平台等24个校级学科交叉平台,推动和引导更多科技成果在辽宁落地转化。三是政策驱动,加速交叉融合。立足学科群,给予引进高层次人才学科经费上不封顶、博士研究生名额倾斜、学科平台优先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布局、配备科技专员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实施团队整体考核,建立跨学院考核机制,不断激发学科群内生动力,学校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

  释放交叉融合活力,催生学科群效能产出。一是着眼国家发展急需,组织学科群联合攻关。组织科研领域进行方向论证,形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核聚变能源、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监测、基础医学公共平台、高端基础件、智能材料分子设计等30多个方向的科研布局,推动学科群协同发力。如,化工学科群解决了精细化学品分子设计前沿基础理论和绿色制造关键技术难题;装备制造学科群为新一代载人飞船、C919大飞机、中国芯等关键装备作出重要贡献;运载学科群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对国外CAE软件的“变道超车”。二是立足服务东北振兴,推动全链条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共同建立恒力-大工研究院、通用技术-大工研究院、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等联合实验平台,高标准建设英歌石科学城科技创新基地,打造概念验证中心,形成项目筛选、项目培育、孵化企业、融资发展的全链条转化模式。成功引进并孵化96家企业,科技成果在辽转化率达63%。三是抢抓信息赋能机遇,加速“智能+”项目孵化。强化“智能+”多学科交叉,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三大门类下的优势学科为牵引,交叉融合20个一级学科,自主设置智能制造、智能材料、智能城市等9个交叉博士点,推动信息学科群提升对综合性复杂问题的协同攻关能力。信息学科群牵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项,承担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7项。

  发挥交叉融合优势,打造学科群人才高地。一是发挥制度优势吸引人才。针对学科交叉团队制定《多元用人机制实施方案》,建立准聘长聘一体化机制,吸引集聚高层次海内外领军人才,形成以才引才的新局面。紧扣精细化工、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人工智能、高端智库等战略主题,建立全球人才资源调查统计和实时评估制度,不断强化人才引进目标人选库建设,构筑高质量青年人才蓄水池。二是着眼卓越目标培育人才。通过举办午间沙龙、开展学术讲座、组织青年学者发展论坛、开展国家级青年人才走进盘锦校区活动、搭建市校协同引才平台等,不断营造人才发展新生态。近5年,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51人次,同比增长91%,其中70%为学校自主培养。三是立足长远发展用好人才。坚持“引得来、育得出、留得住、用得好” 的人才发展理念,试点建立领衔科学家负责制,完善长周期团队整体评价,以总体目标考核为重,弱化过程考核,中期考核以定性评估为主,充分调动人才和团队积极性。通过校内外挂职等方式加大教师对科研管理过程的参与度,拓宽青年教师视野,提升科研综合能力。

  深化交叉融合改革,提升学科群育人实效。一是打破学科壁垒,深化培养模式变革。优化学科交叉结构,组建物质创造、智能制造、人文社科、未来技术等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学科专业集群,根据学科特点制定统一的培养方案,加强深情怀、厚基础、宽视野、重交叉、强实践五个方面的课程设置,推动打破学科壁垒,不断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二是推动学科交叉,实现培养体系重塑。强化问题导向的多学科协同交叉培养,坚持本硕博一体化设计,增设交叉工程类专业,打通本研贯通课。依托创新创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搭建“数字书院-实体书院-专业学院”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与20多家重点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提升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创新班型设置,加强拔尖人才培养。继续实行基础学科强基计划和拔尖计划,升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班型设置,强化“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增设新工科大师班,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储能科学与工程等多专业增设新工科拔尖班,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等多专业扩招未来技术班、创新班,不断提升拔尖人才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