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词之一。外语课程作为学生了解世界、沟通中外的途径,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切入点。2022年12月31日,“北京市高校外语课程思政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北京市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在线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
北京市高校外语课程思政联盟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助力教师发展,提升育人能力。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百精表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应从全员育人的高度构建思政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真正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外语课程思政应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德能兼备,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处处长刘霄表示,外语课程思政不仅能协助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还能增进学生的跨文化认知,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他呼吁联盟成员在外语课程思政师资培训、外语课程思政教材设计、用外语传播好中国声音、外语课程思政示范课等诸多方面下大力气开展规划、建设与实施,切实推进“三进”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方表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大学所有课程都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等多重功能。同时,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应在教学中把人的思想教育作为课程目标。另外,课程思政还是一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承载思想教育,课程思政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价值指引。
在外语思政课程建设过程中,理论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起着重要作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纷纭激荡的文化思潮以及变幻莫测的国际时局,正确认识国情,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需要理论思维的有效支撑。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友文认为,课程思政必须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宋友文建议,学校要建立起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学生要大量研读经典著作,增加思想深度。同时,师生要重视文明交流互鉴,从不同文明中汲取精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传播中华文明与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成果。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李莉文表示,外语类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著作蕴含的丰富思想智慧为大学生打底塑形,夯实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三有”人才。
外语课程天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外语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苗兴伟认为,外语课程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价值引领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灵魂。语言教学材料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载体,也是情感态度、社会文化价值与意识形态的载体。思政内容的融入有利于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进而丰富语言学习的内容,使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高校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积极态度和价值元素,以价值观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在主题语境中,通过意义探究的语言实践活动,促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助力成长成才。
对于非外语专业的院系来说,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注重价值引领,更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构建。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卢凤香提出,医学院校的外语课程要立足学校医学特色,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为统领,构建出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语言课程思政教学新范式。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尹晶基于思辨导向式课程思政体系目标建构的教学案例,分析了带领学生阅读经典英国文学名著,共同探讨文学作品背后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因素,帮助学生形成理性道德认知,塑造高尚的社会情怀,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她表示,高校要立足外语的世界人文性特征,以思政精神统领外语课程全面改革,构建课程思政逻辑体系。同时,紧扣时代脉搏,利用中国大学慕课网等网络资源和数字化教学设备,打造课程思政学习共同体,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身份认同、价值认同和政治认同,培养具有正确道德认知、时代使命和家国情怀的国际化外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