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高教学术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民族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及其社会适应性研究


2007-04-19 阅读次数:

民族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及其社会适应性研究
日 期: 2007-1-5 作 者: 李 鸿
来 源: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单 位: 大连民族学院发展研究室(主任)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民族高等院校如何从自身的办学性质、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实际办学条件出发,积极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并不断增强其社会适应性等问题,对民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目标与原则以及需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族高校 学科专业结构 调整 社会适应性

  学科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核心,是体现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1],也是促进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高等学校改革发展最为迫切的任务。面对这样的宏观背景和时代要求,以培养少数民族专门人才为己任的民族高等院校,如何从自身的办学性质、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实际办学条件出发,积极推进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并不断增强其社会适应性,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民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仅要看它有多少重点学科,有多少学术大师,更为重要的是依据其学校定位和所服务的区域,看它培养的人才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契合程度,即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包括毕业生的就业率、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程度,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贡献和服务能力。因此,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是与经济结构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符合21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科专业结构,也是实现高校办学效益和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目前有13所民族高等院校。民族高校和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及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既有共同遵循的规律,也有共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但同时还存在民族高校的办学特殊性问题。
  多年来,随着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高校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为国家和民族地区输送了大批各民族优秀人才,尤其是在保持传统特色学科优势、培养适应民族工作和发展民族文化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包括民族学科在内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学科专业体系。近几年,各个民族高校普遍进行了本科专业整理和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增设了不少应用技术类、管理类学科专业,民族高校以人文社科为主的学科专业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变,一些院校向着综合化方向发展,有的新建民族院校则以理工学科为主要特色。应该说,民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分析,民族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仍滞后于国家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仍面临着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一是民族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目前的主要问题有:由于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民族高校的学科结构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学科专业建设的结构性矛盾较为明显,如缺乏高新技术学科,新兴学科专业较少;即使是在新设置的应用性学科专业领域,也普遍存在起点较低、学术水平不高、缺乏优势和特色等问题;学科专业结构对人才需求市场的适应能力不强,“人才短缺”与“人才过剩”的结构性就业问题也比较突出;传统的民族类学科专业,虽有优势和特色,但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一些院校学科专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重专业数量扩充,轻专业内涵建设的倾向,导致学科竞争力不强和专业设置的重复性、盲目性与趋同性等。
  二是新世纪国内外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民族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信息化社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已成为重中之重。其二,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五个统筹”,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与之相适应,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影响也会更加深刻。而推进西部大开发,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走出一条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都对民族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三,20世纪中叶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且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高度分化表现在学科规模不断扩大,学科数量急剧增加,高度综合则表现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越来越多,上述两种趋势的共同作用使新学科和新专业被不断创造出来,同时也不断对包括民族高校在内的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情况说明,民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不仅是迫切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民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1、目标。学科专业结构主要是指各类高校及其各种具体的学科专业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和方式,包括各类各层次高校和学科专业的数量、布局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等。无论何种类型、何种层次的高校,都要把握方向,找准定位,主动地把学科专业建设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都必须紧密地把握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目标、社会需求,以及人才市场的变化,不断增强学科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民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努力形成与国家和民族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把培养高质量的少数民族创新人才做为根本任务,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促进民族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与此同时,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完善学科专业布局,从整体上牵动民族高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促进民族高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2、原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不同类型和类属的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是不尽相同的,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也是多层次、多类型和多规格的[2]。因此,从高校的服务面向、办学定位和办学基础条件出发把握学科专业的调整方向,是做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关键所在。对民族高等院校来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这要求民族高校依据自己的办学性质、办学条件和服务面向的特殊性,努力建设好自身所特有、独有和国家与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特色学科,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取胜,以特色强校,例如民族类学科等。因为任何一所大学要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没有特色的大学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同样,没有特色的学科也就谈不上优势。二是坚持比较优势和非均衡发展的原则,形成或保持自己的学科优势。在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在学科发展建设上做到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坚持学科特色,发挥学科优势,并在对相对优势比较的基础上,去抢占学科的制高点。大学不一定要规模大,而在于特色和优势,学科不在乎有多全,而在乎有多强。即使是世界一流大学,它所拥有的一流学科也是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居世界一流水平,也不是一味追求学科的“大而全”。鉴于此,民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应当选择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即规模适度、内涵发展的道路。此外,各个民族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也不应是一个模式,而应是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因校而异的发展模式。有的院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科特色应在某些领域进入世界一流民族大学行列,有的院校则以应用型学科为主要特色和优势。三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坚持学科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当看到,民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突出特色与优势,而且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应树立与时俱进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学科创新,一方面是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和国家与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在吸收、借鉴其它高校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科或专业;另一方面,民族高校已有的特色优势学科,也存在一个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的问题。要通过自主创新和对学科资源的优化整合,从整体上提升民族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形成有利于民族高校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学科生长点。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角度看,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是建设高水平学科和高水平大学的根本保障。选好学术带头人,建设好师资队伍,是推进民族高校学科建设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抓好学科建设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另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于民族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正确决策、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引进优秀人才,提高现有师资队伍水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并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三、推进民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新形势下民族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主动适应国家和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全面提高民族高校办学质量为出发点,努力形成符合国家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新机制。做好民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的关系,在保持传统特色学科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应用型专业。传统学科专业一直是民族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优势,包括民族类、语言类、历史、文学等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学科专业,此外还有一些基础理科专业。新兴学科专业结构是与新的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建立起来的[3],包括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先进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新兴学科专业在民族高校所占比重较小,基础相对薄弱。正确处理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目的是整合优化民族高校学科专业,改善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民族高校为国家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应确立的调整思路是:一方面,要保持传统学科、特别是有民族院校特色的学科专业优势,同时还要加强对这些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和改造,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加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力度,赋予传统学科新的活力,实现传统学科专业新的发展。对一些民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宜采取稳定、提高的方针,以发展研究生教育为主。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国家和民族地区急需、并已具备培养条件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有条件的民族高校还要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如电子信息、软件工程、旅游、经济管理、应用数学、生物技术以及加入WTO后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在民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改造传统学科专业,设置新兴学科专业,目前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障碍。一是发展新兴学科的师资短缺;二是由于传统学科汇聚了一批名家和权威,形成了稳定的师资队伍、学术梯队和完备的招生体系,传统学科在学校教育资源方面处于垄断地位,无形中使得发展新兴学科的资源相对不足。这就要求有关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科学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
  2、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推进文理渗透,促进民族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分工的不断重新组合,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交叉、融合、渗透等新要求。民族高校要适应这种新要求,在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探索跨学科设置交叉、边缘学科专业,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集约建设新的学科专业群,构建民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化专业设置和学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探索跨专业、跨院系选课制,健全第二学士学位、主辅修制等教学管理制度,形成民族高校人才培养多样化的新格局,不断提高民族高校各民族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和能力。要加强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融合,促进民族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在其结合点上形成新的学科专业方向。例如2004年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设置的民族学与新闻学、民族学与英语、民族学与经济学的双学位班,就是优化人文社会科学结构形成的应用文科和交叉学科专业。再如西南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获准设立的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也是民族学科与其它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学科。
  3、把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因素是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从一定角度讲,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本身只是一种外在“形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内在质量和学科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才是主要目的。因此,学科专业调整,不能只追求量的扩张,而应追求质的提高;不能只追求外延发展,更要注重内涵建设。对民族高校来说,目前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增强学科专业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提升专业的质量和水平。首先要对现有学科专业的存量进行结构优化,应以存量结构调整为主,以增量结构调整为辅[4] ,并要力求避免重专业设置,轻专业建设所造成的专业结构趋同现象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其一,在对传统优势学科进行改造和提升的同时,加大对新兴学科专业和应用学科专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专业的现代化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建设。其二,要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开阔学生视野,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用反映最新科技发展前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基础教学,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三,以学科专业调整为契机,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其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其四,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新兴、应用学科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
  4、统筹好政府宏观调控与学校微观教育改革的关系,促进民族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属于微观教育改革范畴,必须结合高校实际,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同时,这一工作也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教育部2001年10月颁发的《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规定:国家在建立和完善本科专业评估、提供招生就业信息服务和宏观调控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5]。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已经教育部批准可自主设置本科专业。民族高校是具有一定办学特殊性的高等学校。一方面,要通过政府行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一部分不宜由市场调节、但对国家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长线学科专业实行特殊保护政策,同时可对民族高校发展特色、优势专业和新兴专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民族高校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动适应国家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进一步落实在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的自主权,从而使民族高校的改革朝着有利于面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市场应变能力的方向迈进,促进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桂华:《论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回顾与展望》,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2]惠泱河、卜晓军:《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做好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工作》,《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
[3] 舒扬:《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4]曾冬梅:《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新走向》,《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7期。
[5]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