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高教学术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的困境与出路——共生理论视域下问题的探讨


2022-01-27 阅读次数: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深化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既是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实践,也是办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分析了产教融合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针对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供需结构性矛盾、校企合作动力不足以及外部环境支持不力等发展困境,提出构建基于“供需匹配”的产教融合动力机制、构建基于“一体化—对称性互惠”的产教融合共生模式、构建基于“双向激励”的产教融合共生环境。

关键词:共生理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地方本科高校

共生(symbiosis)作为一种生物现象,意为合作关系、互利互惠关系,引申为共同生活。共生理论的提出源于生物界的共生现象,即不同物种生活在一起,相互因对方存在而受益的现象。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对社会组织的跨界合作与协同发展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维度,对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中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提供理论参考。

一、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共生体系构建

(一)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共生单元

产教融合的利益相关群体,主要包括高校、各级政府、行业、企业、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媒介等。按照美国学者米切尔(Mitchell)影响力、合法性和紧迫性三维分类法,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属于“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因此,可以认定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是产教融合系统中的三个最重要共生单元。质参量是反映共生单元内在性质的一组参数,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中的共生关系,可以通过质参量进行描述。具体而言,地方本科高校的“地方性”“应用性”“开放式”办学特征,能够为产教融合共生系统,注入知识、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企业技术上的先进性、管理上的科学性、运营上的社会性等特征,能够为产教融合共生系统注入资本、管理、产业动态等资源要素;地方政府的公共性、法定性、强制性、执行性特征,能够为产教融合共生系统注入资金、政策等资源要素。如果将三者的质参量输入归纳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则三者的质参量表达过程,实质上是五大资源要素相互融合和交换的过程,并最终流向共同的要素输出——共生能量生成(如人才、技术、资本等)。此外,三者从要素输入到要素输出,还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反馈控制闭环。例如,企业在资源要素输入的同时,也将企业的人才需求、技术需求以及产业发展等动态信息,一并反馈到高校;地方本科高校通过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并将“产品”输入到社会,同时也是一个接受社会检验的过程;地方政府则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顶层设计引领产教融合发展方向。

(二)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反映的是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作用强度,以及彼此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关系。依据共生理论观点,产教融合的共生模式可分为组织共生模式和行为共生模式。产教融合组织共生模式,主要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四种类型。“点共生模式”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开展的一次性合作,这类合作往往是针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合作的较多,如围绕企业某一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咨询等;“间歇共生模式”是指在不连续的时间单元内,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多次合作关系,如协同育人的“工学交替”模式等;“连续共生模式”是指在连续时间段内,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多组质参量连续性交互作用,如常见的“政产学研用”合作等;“一体化共生模式”是指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质参量紧密结合,共生能量的生成、分配呈现一体化演进,如共建“行业学院”或“产业学院”等新载体模式。

产教融合共生行为模式主要包括: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四种模式。理论上讲,政府、高校、企业三者可以根据产教融合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共生行为模式,不存在绝对的最优。但从共生单元基于共生能量动态博弈的角度来看,产教融合行为共生模式具有一定的趋向性,即对称性互惠共生的“纳什均衡”是发展的一致趋势。在这种模式下,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最佳的共生状态,三者之间的优势高度互补,利益高度耦合,物质、信息、能量的传导和交换都达到了一种理想状态。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产教融合受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较多,对称性互惠共生只是一种理想模式,非对称互惠共生才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因而也更具研究的实际价值。

(三)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共生环境

产教融合共生环境,是指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之外的一切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产业结构等外在因素,它们通过物质、信息、能量交换,对产教融合共生系统产生正向的或中性的或反向的影响。理想的产教融合共生环境是充分发挥外部环境因素的正向作用,推动共生单元之间实现双向激励,促进环境和共生体之间形成新的组合关系,实现边际效益最大化,促进一体化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形成。相对于共生单元和共生模式来说,共生环境对共生系统的影响又是外在的,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并且是难以抗拒的。因此,产教融合外部环境越是趋于理想,对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激励作用就会越明显,产教融合的成效与发展水平就会越高。

二、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现状与困境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它既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办好地方本科高校的关键所在,更是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实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实施以来,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在深化转型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产教融合办学之路,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供给与地方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应用型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阵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专业结构、人才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之间理应是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并以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结构不断优化和相互适应的动态平衡。然而,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供给与地方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却是不争的事实,表现为人才培养结构不完整、专业设置不协调,难以满足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首先,从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包含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种类型,其中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衔接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立交桥”,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由传统的“h”向“H”转变的关键连接点,也是打破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天花板”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国家层面一再鼓励和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旨在通过本科职业教育打通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壁垒。但由于受到严重固化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从根本上扭转这一人才结构断层局面依然任重而道远。其次,从专业结构上来看,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专业结构同质化现象严重,教育链、人才链、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的动态协同机制尚未形成。一方面,办学经费来源二元化格局模式下,走“大而全”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依然是当前多数地方本科高校趋利行为的一种理性选择;另一方面,标准化评价模式和难以抗拒的“综合性大学梦”,进一步加剧了地方本科高校对综合性大学的模仿。在这两个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从产教“松散型”,走向产教“紧密型”仍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

(二)校企合作“壁炉现象”突出

校企合作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突破口,它既是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和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教育对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贡献的关键所在。“壁炉现象”原指壁炉内外冷热不均,地方本科高校校企合作“壁炉现象”突出表现为,学校教育“独角戏”、企业用人“搭便车”、政府如同“旁观者”,其本质是企业和地方政府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校企合作中的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契约框架下的合作博弈关系,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对等、义务不平衡以及资源占有不均衡,是导致校企合作“壁炉现象”的根本性原因。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实现,无一能离开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深度参与,而地方本科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随意性”“随机性”以及短视行为,往往又使校企合作难以真正实现一体化共生。具体而言,一是校企合作育人“碎片化”和“分散化”特征突出,企业深度参与的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尚未形成,二是产学研合作“散点式”“单干式”特征突出,服务企业科技研发、技术攻关以及成果转化的集聚效应尚未形成。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学生实习获取廉价劳动力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传统合作方式,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魅力。选择与更高层次的高校开展合作,对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以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具有更大的优势。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作为政策供给者和区域资源配置主体,无论是为了发挥公共资源最大化效应,还是追求短期的政绩目标,地方政府都偏好于“扶强不扶弱”,更愿意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之中。因此,在“政府职能缺位、企业动力不足以及地方本科高校整体竞争力缺失”的三螺旋利益博弈格局中,从根本上改善校企合作的“短期化”“单一化”“表面化”“碎片化”“分散化”等问题,仍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可见,由合作动力不足而引发的校企合作“壁炉现象”,短期内仍将是制约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的“掣肘”因素。

(三)外部环境支持不足

产教融合的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包括政治制度、文化科技、地域交通、经济水平、产业发展、法律法规等,其中,教育政策环境对产教融合的影响往往更为直接。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产教融合政策环境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政策的“上下衔接”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国家层面为应对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支持政策。但从政策的执行效果来看,由于这些政策多为宏观层面上应然性或原则性文件,缺少微观层面上的强力制约和利益补偿性的硬性规定,致使各地执行尺度不一,区域差异性明显,一些地方甚至陷入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怪圈。二是政策的“内外配套”问题。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育自身的问题,往往是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教育改革不是就“教育本身”和“教育内部”进行就能取得理想成效的,而是需要取得它所属社会系统的共同支持。产教融合作为一种跨界性质合作,它既需要教育部门的支持,也需要产业部门跨界联动。反观当前我国产教融合政策供给,由于产业界的政策配套和激励措施不足,而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难以达到预期成效,反而使教育改革容易陷入了教育内部的“自娱自乐”。三是政策的“左右协调”问题。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各项政策的有效执行不仅有赖于政策与政策之间,以及政策与现行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运行,也有赖于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一致,否则就容易造成相互冲突甚至扯皮推诿。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历史演变,不可否认“政策工具不足、价值冲突、政策目标与手段不对应”等问题十分突出,政策的统一性、连续性、系统性以及协调性问题,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共生理论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

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共生理论关注的是社会组组之间的协同发展与互惠共生,并致力于从共生动力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互动模式方面,构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机制。产教融合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范式,它是以资源为纽带、以互惠发展为目标的协同行为,本质上是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跨界协同共生过程。因此,共生理论中共生动力、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及其生成机制,对破解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协同效应不明显、环境支持不力等发展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构建基于“供需匹配”的产教融合动力机制

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看,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中的动力,都是源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具体而言,地方本科高校在产教融合中的利益诉求主要包括,“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出、科研成果转化、办学经费获取以及共享企业物质设备等;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利益诉求主要包括,获取以人才、知识、技术为核心的创新要素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目的在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共收益最大化。共生理论认为,质参量是决定共生单元内在性质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质参量兼容表明共生单元之间在物质、信息等方面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并且能够相互表达。能够相互表达的质参量越多,共生单元之间的关联度就会越高,能量生成效应就会越明显,持续共生的动力就越大。

构建产教融合动力机制,关键在于提升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地方政府三者之间的质参量兼容水平。就地方本科高校而言,一是优化专业结构设置,提升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匹配度,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二是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产品”质量,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三是强化技术应用与创新,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需求。就企业而言,一是结合地方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基于多种介质的产教融合共生界面,进而不断丰富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以及合作形式;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平台作用,以减少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因竞争性选择而带来的能量损耗。就地方政府而言,一是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等手段,优化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体系;二是充分发挥监督和管理职能,消除校企双方可能存在的“搭便车”行为、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问题。

例如,德国“双元制”教育之所以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并始终处于世界应用型教育的领先地位,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支持下的产业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作为“双元制”的一元——德国高校专业划分和设置方法的核心在于,对社会职业与产业发展的动态分析。德国2010年新版职业分类将社会职业与专业结构划在同一个分类体系之中,其中,国家承认的300多个专业全部生成于30000多个社会职业之中,有效地提升了教育的供给水平。作为“双元制”的另外一元——德国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很高。以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为例,在德国“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和政府的经费投入比例约为7:3,学生无需缴纳学费,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企业在协同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此外,德国政府在产教协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除了对公立高校提供少量的经费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政府为产教融合搭建了一个由行业、企业、工会以及高校等利益相关群体,共同参与的教育事务决策和协商平台。

(二)构建基于“一体化—对称性互惠”的产教融合共生模式

一体化共生是共生系统组织程度最高,且共生关系最稳定的一种组织模式,对称性互惠共生是共生系统能量产出最多,且供给效率最高的一种行为模式。依据共生理论观点,提升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共生水平,关键是建立和完善“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一体化共生模式是产教融合共生主体竞合的一种理想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稳定的主导共生界面和支配介质,组织关系稳定且组织程度高。现阶段,实现产教融合一体化共生的关键是,全面落实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产业的“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为此,地方本科高校应从顶层设计上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方式改革,通过优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式,促进产教融合共生主体的全要素融合,企业应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孵化中的主体作用,推动高校人才、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不断向产业领域扩散,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以及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地方政府应不断拓展产教融合的共生界面,通过引导、激励、保护和协调等方式,加快推进校产教融合共生主体之间的物质、信息、技术等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

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是产教融合共生系统能量生成与分配的一种理想行为模式。该模式下的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趋于“帕累托最优”,三者呈现出共同进化和共同发展。产教融合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形成的关键,是建立基于“帕累托最优”的利益分配机制,即在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三者中,不使任何一方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就不可能使其中任何一方获得更多利益。为此,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应建立一种以明确契约关系治理为主导,以弹性治理为辅助的治理机制。明确契约关系治理,是指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的权力与义务、投入与收益、利益与风险等方面,严格按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作协议执行。弹性治理是指基于声誉、习俗、惯例以及剩余权力再配置为基础的合作关系治理方式,它是对产教融合不完全契约的一种自然反应,也是恢复契约适应性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以及技术攻关存在复杂性和周期性,产教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原发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合作协议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当多元合作主体出现严重利益冲突时。这就需要在基于合作协议的明确契约关系治理基础上赋以弹性治理,共同推动产教融合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方向发展。

(三)构建基于“双向激励”的产教融合共生模式

对于任何共生系统来说,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以及能量的交换,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共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积极的共生环境有利于促进共生效应形成,反过来共生系统在演化过程中也会对环境做出相应的回应,进而形成共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双向激励。

政策环境是产教融合共生系统赖以生存的土壤,积极的产教融合共生环境营造,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政策激励和引导。为此,一要加强产教融合政策的“上下衔接”。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支持主体,中央和地方在政策制定中要保持上下一体,确保产教融合改革与发展政策的系统性和统一性。二要加强产教融合政策的“内外配套”。产教融合作为一种跨界性质的合作,不仅需要教育内部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还需要教育外部政策予以支持和促进,特别是产业界的相关配套政策。三要加强产教融合政策的“左右协调”。各项政策应保持横向上的左右均衡,突出政策效力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具体体现为政策与政策之间、政策与现行法律法规之间、新政策与旧政策之间、政策执行部门之间要协调运行。例如,澳大利亚TAFE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发展,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典范,这与澳大利亚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完善的教育治理体系是分不开的。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先后出台了《培训保障法》《塑造我们的未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2004-2010国家战略》《技能立国——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发展的新理念》等一系列应用型教育支持政策。为保障这些政策法规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澳大利亚政府在原有的教育主管部门之外,专门建立了由教育部长委员会(MCVTE)统筹管理,由国家行业技能委员会、国家质量委员会、国家高级官员委员会和州培训局共同组成的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这些实体机构分工明确、上下紧密衔接、左右通力协作,进而为该国教育与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四、结语

产教融合既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范式,也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实践表明,产教融合过程实质上是在政府推动下教育与产业的跨界共生过程。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产教供需结构性矛盾、校企合作动力不足以及外部环境支持不力等发展困境。共生理论作为研究社会共生现象的一种新理论范式,它从共生动力、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维度,揭示了组织间协同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产教共生视域下,全面深化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首先,应立足于产教共生基础,构建基于“供需匹配”的产教融合内生动力机制;其次,应致力于产教共生的稳定条件,构建基于“一体化—对称性互惠”的产教融合共生模式,最后,应着眼于产教共生的外部影响因素,积极构建基于“双向激励”的产教融合共生环境。

(作者:常熟理工学院商学院 张元宝)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