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高教学术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公共卫生危机与高等教育治理再反思


2023-01-21 阅读次数:

徐墨 苑大勇

摘 要: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从2020年春至2021年,令世界上16亿多名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校园生活。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应对,高等教育的角色和使命也随之改变。本文结合中美两国的教育抗疫行动,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层面归纳分析本次疫情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大学的使命将持续创新和重塑,公共危机教育将作为大学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危机应对机制将纳入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大学将发挥科研优势为国家提供科技支撑,科普职能将纳入大学绩效评估,并且大学将不断强化其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新冠疫情;高等教育;后疫情时代;大学使命;

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已成为影响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领域之深史上罕见。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肆虐的第一年里,确诊感染人数超过1.3亿人次,世界至今也未全面恢复开放。高等教育作为社会重要领域,正在承受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世界各国相继出台各种政策支持特殊时期的教育工作,尤其对在线教学、国际学生和教育经费等多个议题予以针对性的部署。在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高等教育回归初心,从大学使命的视角出发进行深入反思,系统梳理了新冠疫情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当下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的时代节点,高等教育如何承担起自身的使命以应对挑战、寻求突破,增强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值得深思和探讨。鉴于此,本文将探讨疫情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使命的创新与展望,坚持既有的使命、拓展新的使命,有助于了解疫情之后教育形态发生的变化,对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做出应对准备。

一、紧急隔离的校园:世界高等教育治理面临的巨大挑战

2020年暴发和蔓延的新冠疫情,是二战以来全世界传播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影响最为深刻的一场重大公共危机。全球共计超过16亿学生受疫情影响无法进行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这一群体约占全球学生总人数的90%[1]在疫情暴发初期,全球确诊和死亡人数不断激增,超过190个国家相继关闭校园,世界各国人民陷入恐慌。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统计,2020216—2021830日,受疫情影响而被迫关闭校园的国家及学生人数见图1

 

1 受疫情影响而被迫关闭校园的国家及学生人数(2020216—2021830)  下载原图

全球校园隔离的数据情况呈现出长尾分布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见表1)。第一阶段为逐步关闭期,因疫情而关闭校园的国家数及受疫情影响的学习者人数呈现缓慢增长特征;第二阶段为快速关闭期,数据呈现陡崖式增长特征;第三阶段为普遍关闭期,数据呈现高位震荡特征;最后阶段为缓慢开放期,数据呈现平稳降低、略有小范围波动特征。基于上述数据变化趋势可以预测,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发展,全球复学复课工作将进一步开展,因疫情而关闭校园的国家及受疫情影响的学习者人数将随之继续缓慢减少。

    下载原表

 

随着新冠病毒持续蔓延,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各级学校都在逐步复课复学,利用多种媒介进行防疫教育,并通过健康码、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进行校园管理。当前,不少国家已进入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与共生的新阶段,人员流动提前报批、大型活动有序开展,正在可控的范围内逐步焕发社会经济的活力。虽然疫情不会马上停止,悲观情绪也仍旧存在,但是本次疫情依旧为世界高等教育带来发展和变革的新机遇。

二、坚守理性的传统:各国大学面对疫情的应对措施

大学最初萌芽于中世纪的欧洲,从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人类“理性”的代名词,“凡是需要人们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2]。为应对新冠疫情的挑战,各国对其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管理制度和国际交流方式方面做出了一定优化调整。

()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的坚守

1.重视科学与人文的融入

(1)跨文化教育的导向。为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渠道,世界各地家家闭户、纷纷封城。这种特殊时期的物理隔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隔离。在一些国家,对未知的恐惧淡化了人们的情感纽带,导致文化隔离甚至文明冲突。各国高校有必要开展跨文化教育,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增进对本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培养能够打破国家和文化边界的全球公民。在充满竞争和冲突的国际形势之下,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以全球协作的方式促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

(2)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并重。虽然疫情使全球教育按下暂停键,但也为各国提供了反思自身不足的机会。当前,各国教育的功利化趋向较为明显,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以升学考试和毕业求职为目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显得不足。各国高校有必要加速课程内容的迭代,补充生态教育和健康卫生教育的知识,增强克服疫情的定力和信心。与此同时,将时代所需的人文精神融入美育之中,润物细无声般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审美能力,根植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以应对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

2.增加应对危机的生命教育等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的再强调。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立德树人,疫情期间各国英勇抗疫的故事是最为鲜活生动的教育素材。以本次疫情为契机,各国通过多种媒介将抗疫故事融入大学课堂和校园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向全国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和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致敬学习。以疫情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故土家园的归属感、认同感与荣誉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例如,中国高校以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为主题,围绕疫情防控的真实故事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美国民间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申请者匹配适宜的志愿服务岗位,包括发放健康包、送药送餐、在线咨询和程序开发等,鼓励大学生发挥自身所长,参与社会实践。

(2)生命健康教育的再重视。疫情之下,各国结合时事热点将生命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融入校园学习。其一,各国高校积极宣传防疫防控知识,对社会中的虚假消息进行辟谣,增强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例如,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追踪并公开全球新冠疫情的最新数据,为各国提供公共卫生知识和权威信息。其二,准确掌握学生的旅行史和跨区域流动情况,严格要求学生不外出、勤洗手、多通风,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健康方案。例如,中国高校实行校园出入报批制度,并对返校复课的学生发放健康手册。其三,组织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各类高校以疫情为背景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并对学生的户外运动做出指导。

(3)心理健康教育的再关注。新冠疫情危机不可避免地对大学师生造成巨大的情绪影响。调研结果显示,居家学习期间,学生、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普遍感受到与社会脱节,孤独、失落等负面情绪集中爆发。[3]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国高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畅通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渠道,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疫情,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帮助解决心理困扰,增加抗击疫情的信心。比如,中国高校发放大学生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为校内师生提供支持和帮助;美国高校通过加强师生在线交流、组织小组集体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重建与社会的情感联结。

3.优化技术对教育的全方位支持

(1)线上与线下教育的融合。疫情暴发后,高校广泛使用互联网开展日常教学工作,远程教育呈现普及化的发展态势。为解决在线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在线教育技术的短板,各国纷纷整合本国现有教育资源,并与教育科技公司相互协作,不断开发和更新在线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字化学习机会。随着返校复课工作的陆续展开,远程教育将成为未来学校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之一,与传统线下授课的方式优势互补。在本次疫情推动下,基于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远程教学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长期共存、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二者融合催生出翻转课堂、双师教育和自适应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丰富未来教育的新形态。

(2)教育质量与公平的挑战。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进行教学,教师需要熟练运用互联网进行作业布置、日常授课和课后反馈等教学步骤。但是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师教学国际调查的结果,仅有60%的教师在受访前一年曾获得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专业培训。[4]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着重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包括组织在线视频研讨会、提供在线平台操作指导,以及邀请教学专家旁听网课督导教学等。虽然网络延迟、师生互动受限等问题持续存在,但上述技术培训和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快速适应在线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长期来看,教师培训需要关注线上和线下教学相互融合的问题,结合二者的特点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帮助教师形成系统和长远的教学规划。

疫情之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也受到全球关注,各国政府制定政策试图弥补在线教学的数字鸿沟。疫情期间超过90%的学生参与居家学习,但全球仅有59%的人口可以连接网络,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存在数字鸿沟的现象。[5,6]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国采取措施促进地区间和不同收入群体间的教育公平。例如,中国为低收入家庭和无力购买电子设备的家庭提供电脑、手机流量包和电信补贴;美国允许学生从学校申请借用电脑等。[7]即便这些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互联网和电脑的普及率,但是全球的教育信息化仍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最终实现国家间和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

4.转变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1)教师教学角色的变化。疫情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教师由知识提供者转变为学习支持者。当前,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搬运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如何搜索和筛选信息、如何利用在线资源成为广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本次疫情暴发催化教师角色转变,要求教师加快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知识,并对学生的居家学习做出方法指导。同时,师生关系也将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而有所调整。后疫情时代的线上和线下教学不断融合,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将更加平等,二者的互动媒介也将更加多元。

(2)学生自学手段的丰富。疫情激发数字学习环境的迭代升级,满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各类需求。例如,慕课平台在开设免费课程的基础上,增设课程学习的考评功能和微专业认证的付费服务,为学生量身制定个性化的学业方案;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应用软件,医学、天文等学科专业的学生能够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堪比专业实验室的仿真学习体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语言测评工具,能够为语言学习者提供自适应训练的题库、纠正口语发音错误等。居家学习场景下的各类需求被市场发掘和关注,疫情正在加速各类教育科技产品的创新和升级,赋能学生的自学全过程。

()内部治理与制度管理的优化

1.积极应对大学经费减少带来的冲击

(1)教育经费的紧缩。各国政府在疫情之下承受了较大的财政压力,不得不削减教育预算、过紧日子。在中国,教育部对高等教育领域的预算做出调整,大力削减非刚性、非急需的一般性开支。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为1 057.6亿元,比2019年年度预算减少128亿元,约占2019年年度预算总额的10.8%[8]在美国,虽然政府根据《冠状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案》特别拨款140亿美元支持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并直接向高校发放62.8亿美元的紧急现金补助,但从整体来看,高等教育公共资金仍持续减少,这倒逼学校通过商业合作的模式寻求社会资本的支持。[9]在教育经费紧缩的背景下,需要警惕高等教育被资本捆绑的可能性,解决教育成本提升、学生贷款危机等一系列长期的经济挑战。

(2)高校财务的危机。政府公共财政资金的削减导致学校财务危机逐步凸显。以美国为例,哈佛大学在公开信《COVID-19的经济冲击》中表示,本次疫情显著影响高校的教育拨款和社会捐赠,学校正在面临财务危机。哈佛大学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学费、慈善捐赠、研究经费等方面均受到一定冲击,同时学校还需支付学生迁出校园和补偿辞退员工的预算外支出。在公开信中,哈佛校方的三位高层还表示自愿削减25%的薪水,以应对未来的经济困难。[10]无独有偶,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也发文表示学校正面临一场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的严重财务困难,校长和教务长自愿减薪20%用作学校教职工的紧急困难基金。[11]

2.及时修订大学的内部各项制度

(1)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新冠疫情之下,各国产业结构的改变将导致职业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设置。卫生部门和防疫专家曾预测,新冠病毒或许将在一段时期内与人类共存。长期来看,公共卫生、灾害治理、医疗器械、STEM、教育培训等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和就业趋势将获得爆发式增长。各国教育主管部门鼓励高校适当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增设公共卫生、预防科学和应急管理等专业,加大相关专业的人才储备。合理扩大硕博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尤其向医疗医护、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等特殊专业招生倾斜政策,培养综合性的高层次人才。

(2)校园管理模式的升级。随着各国相继复课复学,高校通过完善管理模式做好常态化校园防控工作。其一,依托线上平台进行招生管理。为避免人员聚集,疫情之下的招生管理工作由线下转为线上进行。校方通过线上渠道宣传良好的学校形象,利用在线平台开展新生入学测评和面试。其二,建立健全应急校园管理机制。高校要求返校师生进行核酸检测,对校园进出人员实行严格的排查和登记,并详细掌握本校师生的行动轨迹。一旦发现校内出现感染者或潜在感染者,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并对其进行单独隔离观察。其三,做好校内防疫科普和动员工作。高校利用学校官网、校内公告栏和官方社交媒体账户等渠道宣传防疫知识、倡导科学抗疫行动并发布校园防控政策。经历疫情洗礼,高校将优化治理体系,做好常态化防控和应急防控的双重预案,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如转换。

3.全力应对疫情对就业产生的影响

(1)高校招聘的停摆。疫情的持续蔓延为各国高校带来财政压力,不少高校纷纷实行减薪计划、控制人才招聘,严格要求校内各部门缩减非必要开支。例如,麻省理工学院限制员工招聘人数,暂停2020年下半学年工资绩效奖金的增长额度,并在教务长的指导下重新制定部门2021财年预算;哈佛大学停止人员招聘,取消或延后各部门和项目的自由支配费用,并再次对校内的工程项目进行财务评估;康奈尔大学也宣布暂停全校教职工和临时工的招聘工作,并不再提供劳资协议以外的涨薪额度。[12]全球知名高校相继公布减薪和暂停招聘的计划,意味着高等教育就业市场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就业压力。

(2)学生就业的寒冬。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疲软,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高校扩招导致全球大学生的数量节节攀升。中国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为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13]虽然各国高校为毕业生搭建求职平台、扩大硕博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缓冲就业压力,但人才招聘市场上的求职竞争依旧激烈。另一方面,疫情爆发和经济停滞导致大批公司倒闭或裁员,就业机会大幅减少,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劳工部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4—9月的失业率平均为10.9%,其中4月的失业率峰值高达14.7%,成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高值。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和就业机会的缩减,二者的合力导致2020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4.改变大学的教育评价方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教育评价体系的探索和研究方面,新冠疫情催生了更加多元的教育评价维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为实用的学情分析工具。传统的教育评价主要衡量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学业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和个人成长轨迹。疫情之下学生居家学习,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数据可以由在线学习平台跟踪记录,并生成可视化的图表进行汇总分析。例如,美国爱荷华大学研发并推出的数据分析工具“成功的要素”(Elements of Success),通过收集和沉淀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生成可视化的学业成就图表。[14]依托在线平台的学习数据,学校得以将过程性的学习表现加入至教育评价体系之中,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了解自身的学业进步情况,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进度,并且辅助学校预测每个学生的学业成就。疫情之下的大学承担起进行开拓性探索的责任,为不确定性的社会危机提供确定的科学答案,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来抗击新冠疫情。

()创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形式

随着大学从生活的外围变为核心,大学越来越多地被喻为“社会服务站”,这意味着大学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主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冠疫情对大学的国际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1.留学计划的被动调整

出国留学受到一定挑战。在疫情暴发的初期,海外学校普遍关闭校园、各国大使馆相继停工,暂停正常的招生流程和学生签证的发放,准留学生无法按计划赴外求学。在进入疫情的常态化防控阶段后,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留学生发布入境禁令,并且进一步提升留学生工作签证的申请门槛。由此,学生留学意愿显著削弱,造成全球近七成留学生被动调整自己的海外求学计划。[15]与此同时,来华留学难以正常进行。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宣布推迟各地高校的开学工作,并暂时禁止持有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员入境。[16,17]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万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1 004所高等院校学习。[18]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逐年递增,2020年约有超过50万名海外留学生因为疫情原因被迫延后或取消来华访华的日程安排。

2.留学产业的潜在机遇

虽然本次疫情对海外留学产业造成一定冲击,但国际教育交流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以留学强国美国为例,2018年国际留学生为美国带来约447亿美元的经济收入。疫情之下的美国经济增长乏力,高校面临教育经费短缺的窘境。为弥补亏空,部分美国高校放宽招生条件以求保住学费收入。中国作为连续十年赴美留学的最大生源国,每年向美国学校缴纳学费、食宿费、日常消费和其他费用,对拉动美国留学产业和经济收入的作用不言而喻。[19]因此,面临财务危机,美国高校不会把留学生拒之门外,尤其不会拒绝能为学校带来巨大收入的中国留学生。长期来看,不断扩大教育开放是中国的发展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发展诉求。虽然在当前大国博弈背景下,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的声音出现回潮,但是知识生产和学术交流不应受到国界的限制,留学教育的规模仍需继续保持。

3.留学方式的变通创新

各国高校采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在特殊时期以全新的方式支持海外留学生继续学业。以美国为例,鉴于疫情期间国际的出行管控限制,国际留学生难以入境就读,多所高校利用分布全球的多个校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求学便利。在纽约大学,无法前往纽约和阿布扎比分校的国际留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当地就学”(Go Local)项目,选择在上海校区线下就读一学期,并同时与其他校区的师生保持实时在线的课堂讨论和课外交流,直至获得入境许可后再重返各自隶属的校区。[20]昆山杜克大学于2020年秋季学期接收约160名当下无法前往美国本部学习的学生,并启动虚拟校园和网络教学平台,方便全球各地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沟通互动。[21]这一系列政策极大增强了学生入学就读的灵活性,并有助于增进全球不同校区之间的师生连接。

三、展望未来: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治理的反思

回首2020年,中国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高等教育反应迅速,应对特殊时期的措施富有成效。经此一,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其使命所在,并从教学内容、内部治理、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反思(见图2)。展望未来,在后疫情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与治学使命需要进行创新。

 

2 后疫情时代大学使命的反思  下载原图

()拓展高等教育教学使命,增加公共危机教育内容

“公共危机教育”是现代公共危机管理和应急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危机教育是以预防和减少危机为核心而进行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增强人们的危机意识、培养人们处理危机的能力、提高人们应对危机的心理素质,让人们了解各种危机的发生过程、掌握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危机管理技能。[22]公众自身的危机意识、危机预防能力和危机应对水平是决定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23]中国社会长期有序的发展,使得学校和学生容易忽略社会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缺乏对风险的认知和警觉。作为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研究生等群体本应在危机中担负社会责任,在高度自我约束的同时,成为科学应对危机的重要力量。但在新冠疫情之下,部分学生却表现出无知和不负责任的状态,例如谎报、瞒报个人行程,不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不遵守学校的相关防疫措施,增加了大学的管理难度和成本。这一差距也说明大学在公共危机教育中存在一定的空白。

“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重要论述。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上,要将“公共危机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授学生危机应对知识,提升学生危机应对意识,增进学生在危机时期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公共危机教育”的具体内涵主要包括:一方面,当自然和社会危机爆发时,大学生应利用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理性、冷静、严肃、积极应对,体现对生命的最大敬畏和关怀;另一方面,在突发的危机面前,大学生能够临危不惧、勇于担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使命和责任,通过自我管理、志愿服务、舆情引导等方式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来,充当危机中的“理性人”“服务人”。此外,还应诚实、主动、负责任地配合、听从学校和社区的组织管理,高度认识到疫情时期管理的严肃性、严峻性,展现高素质人才应有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意识和行动。

“公共危机教育”的具体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在课程内容上,开发系统、完整的公共危机教育课程,注重课程的实践性、长期性和严肃性,将其列入大学通识课程目录,并实现学生全覆盖;在教育目标上,将危机教育贯穿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始终,培养学生在危机面前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即要让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理想信念。此次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检验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提供了反思机会,高校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历练学生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公共危机的突发性、严重性和不可预料性,使得公众难以依赖自己的力量来理性、科学应对,需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应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危机突发时能够高效、专业、冷静应对。

()改革高等教育内部治理体系,完善危机应对的应急机制

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大学应对社会危机的能力和水平则是大学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4],明确提出要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大学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决定》也为其推进应急机制建设指明了明确方向和根本遵循。

此次新冠疫情对大学治理提出新要求。大学作为一个巨型社会组织,数以万计的学生、教师、教辅等人员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如何保障高校在危机中“不停摆”、有秩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突发的疫情,尽管多数高校采取积极举措,但也暴露出高校在危机应对方面存在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对高校有序的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等带来了消极影响。首先,大学教学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尽管大部分高校通过网络教学有序推进,但也面临着学生上课不积极,网络教学平台不稳定,网络教学和学习资源储备不足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反映出高等教育系统缺乏应急管理思维和意识,慕课、网课等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水平、质量和效率仍有待提升。其次,大学校园的应急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此次新冠疫情初步确认是在2020年寒假,学生分散于全国各地,尚未对大学校园安全管理造成严峻挑战。但考虑公共危机的突发性特征,高校应加强校园和学生危机应对的演练和机制建设,保证校园的安全稳定和人员管理的有序。其中,学生事务的专业化管理是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应不断推动管理机制的规范化与常态化,切实推动学生事务管理的法治化建设。[25]最后,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在面对复杂的校内安全管理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同其他社会子系统和社会组织的联动和协同,共同发力应对社会危机。

基于此,由于突发事件具有紧迫性、不确定性、破坏性等特征,日常的管理模式难以应对,需要不断探索应急管理的新模式与新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各类安全风险。[26]对高等教育系统而言,应尽快构建和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加快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在面临不确定性时,大学既要快速有效地应对,以保障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要通过机制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为国家和社会应对危机提供智力支持。

()调整高等教育科研使命导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核心职能,是大学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主要方式,也是应对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加快科研攻关。习近平总书记对发挥好科技创新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做出了系列重大判断,为科研攻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的支撑保障作用,是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职责。[27]

新冠疫情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协同科研攻关、共同抗击疫情应是高校和科学家的首要义务和职责,高校在协同创新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机制。例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面对重大突发疫情,如何快速响应、如何应用已有科研成果、如何快速找到解决方案等。这些问题既需要各方力量多部门协同、跨部门合作,也需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一方面,科技创新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各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机制,避免科研机构各自为战,浪费科研资源,避免在尚未获得突破性、实质性科研成果前,为争夺科研舆论优势而轻率发声,导致公众误解和恐慌。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化解重大公共安全风险,还需各创新主体协同提供一个科学、可信任的共享信息平台,通过及时公布科研进展来降低公众的恐慌情绪和从众心理。其中,大学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组织、人才、资源、声望等优势,在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加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的国际合作、统筹协调疫情科研攻关中发挥主体力量。

受到传统科研绩效评估的影响,在高校和科研人员中仍存在论文至上的价值导向。鉴于此,科技部在20202月发布《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28],重点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回归初心、潜心研究、注重实绩、勇攀科学高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马克思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拿自己的知识为人类服务。借此疫情,大学应深刻思考自身之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使命和责任,科研工作者应深刻反思科学研究的本质内涵和价值所在,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用实际行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赋予科学研究强大生命力,奋力书写疫情防控的“科技篇章”,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延展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其智力中心作用

大学作为社会的“智力中心”,应该发挥其“科普”功能。科普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方式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29]在突发疫情面前,由于缺乏基本的公共卫生知识、危机应对知识以及心理疏导机制,公众的慌乱和焦虑情绪蔓延,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爆炸和快速传播使得公众丧失了分辨信息真伪的能力。一方面影响了疫情应对工作的正常、高效开展,如部分群众不配合城市、社区的疫情管理工作,大大增加了疫情应对成本;另一方面也对社会治理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缺乏科学引领,小部分公众相信一些不科学、不负责任的网络言论,造成了焦虑、愤恨、慌乱的心理情绪,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大学在履行“科普”功能上既具有人才、资源和学科交叉等组织优势,同时这也是高等学校办学使命的一部分。在大学评估中,应强化大学的科学普及职能,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科学引导社会舆情、消极公众忧虑。在具体的路径上,一是应建立一个系统的、长期的、有效的科普机制,提升公众在危机面前保持理智和冷静的能力;二是充分动员大学教师、学生的力量,使其成为危机中重要的科普力量,为抗击疫情增添极大的社会正能量;三是加快大学科学素养课程和社会心理课程建设,加强科普人才培育的体系化。

四、结语

新冠疫情自爆发以来,为世界带来根本性、无死角、不可逆的多重影响。其中有短期的影响,也有长期的影响;有正面的推动,也有负面的冲击。新冠病毒已经持续蔓延长达近两年之久,但世界范围内的疫情还没有得到完全缓解。对于高等教育机构来讲,疫情之下的教育应回归到人本身,学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些问题发人深省。面对危机,大学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既要通过教育创新来保证大学功能的发挥,也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履行其自身的社会责任。近十余年来,中国大学的学术声望获得长足进步,在中国经济、科技与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面对此次疫情,中国大学快速反应,通过多种途径的教学创新,力争做到“停课不停学”,为全球高等教育系统应对疫情累积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同时,由于疫情的突发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大学必须实施变革以求生存和发展,而这种变革则会反过来助推全新大学理念的形成。作为世界联结的重要“节点”,中国大学要进一步统筹国内外的科技力量资源,在疫情相关的科研攻关中加强国际合作,为大学有效应对疫情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从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既是大学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也是大学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大学办教育”“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既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对大学和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即必须要将解决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大学的核心使命、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办学的价值导向。。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