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是直面生命的学科,关乎人类的身心健康。
不久前,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名单,有9所大学21个学院入选,其中15个为重点建设学院,6个为培育建设学院。
作为教育大省和医疗资源大省,广东22所本科大学开设医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在校生达8.9万人。但以医学专业学生培养的质量,对标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9所大学21个学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名单,有什么深意?如何全面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医学类专业在校生8.9万人
“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有一幢红楼,两侧镌刻着一副楹联。
广州是中国西医学和西医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正因一批优良传统的医科大学,广东是教育大省,也是医疗资源大省。
据广东省教育厅统计,广东现有22所本科高校开设医学类专业38种,开设的专业总数达180个。广东加快推进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近3年全省高校增设医学类专业数37个。广东医学类专业在校生约为8.9万人,近3年全省医学专业年招生人数超过2万人,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医学人才培养既要增量,更需提质。
“医学教育需要更新升级,培养新医科人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陈永松认为,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着医学人才培养亟须均衡化发展、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亟须强化等挑战。
建设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成为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助推器。
首批名单中,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均有4个学院入选,广东药科大学3个学院入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各入选2个学院,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分别入选1个学院。
不难发现,入选学院所在的大学,多以医学为特色和优势,本身拥有多家实力不俗的附属或直属医院,培养医学人才早有传统。
此次入选的三类学院中,公共卫生学院这几年关注度颇高。作为疫情防控的核心力量,公共卫生队伍在病毒溯源、阻断传播、控制增量、防范疫情扩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疫情唤醒了人们对公共卫生的认识,也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存在的培养模式陈旧、高层次人才匮乏、基础投入不足、科研资源与科研能力‘两张皮’等问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夏敏说。
在夏敏看来,我国公共卫生教育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重医轻防”“重理论、轻实践”“重慢病防控、轻传染病防治”等特点明显,学生在传染病与公共卫生应急领域的教学实践不足。
“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理念,要从传统的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夏敏认为,医生为病人开的是“小处方”,而公共卫生人才则是为全社会开“大处方”,公共卫生不是聚焦单独个体,而是面向社会群体,需要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实打实的资金投入。
同样频频“出圈”的,还有中医药。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获得“新生”,中医药人才规模快速增长,结构布局逐步优化,人才质量和使用效能显著增强。
中医药热的背后,也面临着高层次人才少、学生中医思维弱等问题。暨南大学中医学院院长陈家旭说,目前不少开设中医教育的高校存在中医学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现有的人才引进与评价标准未能充分体现中医药学科特点等情况。中医学学生存在中医临床基本诊疗技术弱、科研方法弱等短板。
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
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建设要求强化特色,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大力度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促进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加强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深化科产教融合,着力提升解决复杂健康问题的能力。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开展医学院校与高水平理工科院校联合举办“医学+X”专业试点,鼓励建设大健康产业学院,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与医学结合,初步形成与理、工、文等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医科专业群,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
广东不少医学院校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打破学科壁垒,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破解教学和实践“两张皮”难题。
汕大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名单。汕大医学院副院长陈海滨介绍,汕大医学院将发挥大学学科综合优势,探索建设医、理、工、文等学科交叉的新医科专业,将传统医学基础课程与相应临床课程整合为不同模块,各模块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及教学内容的交叉渗透融合。
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同样是医科院校的发力点。
“我们坚持分类培养、分流教学、同向融合。”陈家旭介绍,暨大中医学院推进“5+3”一体化培养(8年制)、中医创新精尖人才培养(9年制),深化“2+3”硕博连读创新人才培养、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等培养项目,建立科研型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
高水平的落脚点是深入推进新医科建设
建设高水平医学学院,落脚点是深入推进新医科建设。
2018年8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文件提出了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
何谓“新医科”?其内涵体现在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上。
“当今世界的人口规模、环境压力、老龄化等因素对卫生健康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必须向以服务生命全周期、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新医学模式转变。”汕大医学院院长谭学瑞说。
在暨大研究生院执行院长、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马民看来,新医科最大的“新”体现在协同创新。他认为,“新医科”打破既有的学科边界,通过学科的融合和交叉培养医学人才,以期产生原创性的新成果,服务于人民健康、经济社会发展。
“交叉为创新提供新动能,能极大促进医学的发展。”马民说,正如核磁、CT、彩超、X光等生物医学影像技术都不是医学生研发出来的,但它们均给医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新医科建设中,这种交叉正从医学实践逐渐前置至医学教育,跨界学习、融合学习成了新常态。”
当前中国医药学发展有三个90%:90%药物的知识产权在国外、90%的医疗装备靠进口、90%的临床治疗指南采用国外标准。推进新医科建设,培养卓越复合型医药人才,是打破这种“尴尬局面”的题中之义。
“新医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机制创新,医学院校在学科门类不全的情况下如何应变,是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谭学瑞表示,新医科建设到实践中就是要开设新专业、引入新理念、创新育人模式。但新建跨门类学科,投入和难度大。
“联合办学,通过跨学科合作、跨专业教育,是医学院校培养新医科人才的路径之一。”谭学瑞提出,应该本着“学科交叉、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面向新兴智能医学等领域开辟全新研究方向,实现优势互补与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这需要灵活学制,探索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长学制教育。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
夏敏介绍,为了培养通临床医学、精预防医学、懂社会治理的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中大公卫学院精准引进和培育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与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师资交流合作平台,聘请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和领军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并推行教师挂职锻炼制度、校内跨学科教师双聘制度,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粤港澳三地医学教育深化交流合作
这几年,越来越多综合性大学加入建立医学院的大军。
中山大学新建深圳校区,并成立了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建设附属第七医院和附属第八医院,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分别新建了医学院,发力新医科建设。
去年12月,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揭牌。引人关注的是,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表示,将脚踏实地、敢为人先,努力把深圳医学科学院打造成立足深圳、引领湾区、辐射全国、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转化创新基地。
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港澳高校“北上”,为广东医学人才培养增添了新活力。
成立于2021年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借鉴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国际一流的办学基础和教学经验,积极探索深港融合的医学教育新模式,致力于打造兼具先进医疗服务、高端医学人才培养和创新医学研究三大功能的国际化医学体系。
同时,粤港澳三地医学教育不断开展交流合作,加快医学人才协同培养。去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共同举办的“粤港澳高校中医药基础课程教育联盟”启动,通过“课程共享、学生共学、教师互派、学分互认”的方式,粤港澳三地高校一同打造湾区高等中医药教学新生态。
陈家旭说,作为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中医药学院重点建设学院,暨大中医学院每年招收的学生超过70%是港澳台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培养的中医药人才将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新医科”建设,呼唤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聚焦医学人才自主培养,更多大学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