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经验交流   正文
热门排行

南京大学多维发力 着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2024-10-10 阅读次数:

  南京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加强学科交叉、实施科教融合、丰富育人元素,持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坚决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

  加强学科交叉,融会贯通培养复合型人才。一是组建交叉育人“特色班”。出台《南京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交叉复合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创新打造10个行星科学交叉实验班、生物学数学强基交叉实验班等,不断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二次选拔组建拔尖班,遴选学术潜力大、综合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研究。学校双学士学位项目计算机与金融工程交叉实验班研究成果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二是搭建交叉育人“融平台”。充分发挥匡亚明学院在交叉复合人才培养方面的丰富经验,由其牵头实施“南京大学卓越人才培育计划”,以“项目制”形式建立面向全校学生的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渗透和跨界融合平台,精准培养科学素养扎实、理解能力强的跨学科领军人才。三是创设交叉育人“新模式”。注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通过创新实施少年英才“0年级计划”,把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志趣的中学生提前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聚焦学科交叉前沿领域,建设一系列交叉复合课程项目和辅修专业,设立一批交叉培养专业双学士学位,逐步形成“课程项目-辅修专业-双学位”三层次交叉培养模式。

  坚持科教融合,整合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出台《南京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的意见》,聚焦以评促强、特色发展,强化高水平科研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一是激发科学兴趣。累计组织开展26届基础学科论坛,创新开展“科研诚信教育月”主题活动,激发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相关项目荣获全国大学素质教育优秀品牌活动金牌。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使用优质科研平台,鼓励教师将前沿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积极支持学生开展自由探索。二是提高教材质量。实施“本科一流教材建设提升计划”,与校外优质科研机构联合开发教材,开设43门“科学之光”青年学者系列课程,增强教材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科学素养。2023年,14位本科生立项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三是提升研训水平。集中优势学科、优质资源,开展41个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性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通过推行新生种子基金项目、项目制课程等,加快构建一年级科学启蒙、二三年级强化发展、四年级顶峰体验的本科生高水平科研训练体系。

  丰富育人元素,以生为本培养全面型人才。一是打造“大熔炉”。实施“熔炉工程”,推出熔炼计划,围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分别出台相应文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着力造就“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新时代青年。深化学生综合评价改革项目荣获202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十佳典型案例。二是实施“书院制”。明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理念,鼓励支持各院系结合学科特点和育人导向,积极建设彰显学科文化和价值理念的特色书院,目前已建成梅庵书院、秉志书院、行知书院等七大特色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邀请知名教授担任驻院导师,深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南青格庐”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到哪里、教育教学就跟进到哪里”。三是当好“引路人”。出台《南京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积极构建涵盖“学业-学术-生涯”的高水平导师体系,引导一批问题意识浓、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拔尖学生提前深入前沿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充分发挥高水平师资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推行本硕贯通式培养模式,支持本科生提前修读本研贯通课程,提前选定研究生培养导师,实现培养路径有效贯通衔接。“全程贯通式‘国家实验室实验班’物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