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创新论坛   教育教学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试论高校校风建设


2009-11-26 阅读次数:

试论高校校风建设
学校更高水平的发展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这种精神凝聚着全校师生的人心,体现着学校所有人的共同追求,它贯穿于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种精神就是校风。校风是学校的灵魂和基石,是师生一致认同的价值取向。一些国内外著名高校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良好的校风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良好的校风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前提。
一、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是形成优良校风的基本保证
校风建设包含了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干部工作作风建设,校风建设就是这三种作风建设的综合。校风建设首先要注重干部作风建设。
1、建设一支作风正派、务实创新的干部队伍。干部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干部自身的作风和形象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高校所有干部必须时时处处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公平、公正地处理好每一件事情,以自己优良的行为和工作作风去影响每一位教职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建设我校良好校风的基本保证。
在社会对教育关注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强化对干部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干部的科学管理水平,显得更加重要。我们应通过理论学习、挂职锻炼、岗位交流等措施,引领干部确立发展意识、责任意识、率先意识、创新意识等四种意识。着重要求干部强化责任意识,敢于管理、善于管理,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做到以德立威信、以才增威信、以公助威信、以诚取威信;克服工作中的懒散乱现象,不断提高管理绩效。着力提升干部的调查研究的能力、决策设计的能力、组织执行的能力、反思调整的能力。干部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的执行能力,所以我们应把工作落实情况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指标。干部管理的水平和艺术,不在于平时对工作的检查监督有多少,而在于想方设法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每位教职工满怀信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让每位教师享受成就感。所以,发现教师工作中的亮点并让这些亮点成为整个群体队伍发展的方向、追求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努力寻找每位教师的亮点,培养和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群体,让真情孕育力量,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这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有重要意义。实际上良好的校风,就是许多典型作风的扩展和积累。因此,有目的、有意识地在全校各项工作中培养一批先进典型,让他们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榜样是至关重要的。
2、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业化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一是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形成优良教师集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加强师德建设,建设优良的教师集体是形成良好校风的根本保证。通过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评价等多种形式,把学生和同行纳入评价主体,深化完善师德考评制度,以完善的机制评价人。二是实施教师梯度培养工程。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当教师在学校这个舞台上有了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同时,便会有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感,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激励人不断拼搏进取的动力,当一所学校中大多数人有了这种向上的动力时,健康向上的校风也就形成了。通过历炼教学基本功、锤炼教学策略、更新教学思想等多途径培训的方式,使新教师缩短 “磨合期”,使之成长为教学新秀;通过定目标、压担子,为骨干教师创设条件,让他们参加教学展示观摩、研讨培训,在学习中提升教育素质;通过科研攻关,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向名师行列靠拢,使之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二、严谨的教风、扎实的学风是形成优良校风的核心要素
教风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一个校风优良的学校必然有治学态度严谨,教学态度端正,刻苦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教风。不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能力、教学环节科学设计的能力、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个性化教学的能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能力,使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达到内容“精确”、形式“精湛”,方法“精巧”,引导“精当”,语言“精美”,环节“精密”。聚焦课堂,潜心教改的研究提高了教师有效教学的能力。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良好的学风和班风是形成优良校风的关键。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用真情、真心、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培育学生优良的学风。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通过养成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严格、反复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遵规守纪习惯、学习习惯,行为礼仪等习惯;通过勤奋笃学教育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感受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乐趣化,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加强法制教育,让每个学生真正懂法、知法、守法;通过读书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和世界优秀文化,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夯实文化底蕴。
用环境、用学生创造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优化校园自然环境,突出“美”;注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突出“育”。努力使校内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卉,涵盖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治校品位;努力使校内的一墙一壁、一字一画,蕴含丰富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注重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学生不断赶超先进,给学生求真探索的信念,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三、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和谐是形成优良校风的有力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随着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管理对象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制度是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程和行为准则,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红线”。为凸现制度的刚性作用,应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对教师的奖励、考核、评优、晋升职称等都严格照章办事,公开、公正、公平,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当如何去做,怎样做才能被认可,营造一种“有作为,才有地位”的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与此同时,我们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有机相融,以人为本地制定制度,以人为本地贯彻制度,把制度的严肃性与人文精神的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以“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为管理准则,强化引领与服务意识,运用关爱之情调节教师心态,走到教职工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愿,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使教职工能把全部的精力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充分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给每个教职工提供自我发展的时空,搭建专业化成长的舞台,让每一个人都能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让刚性的规章制度管理与浓郁的人文管理有机结合,让制度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实现高水平的管理和管理水平的最高境界。
一个学校的校风,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优良的校风犹如精神的火炬,照亮学校前进的征程,引领学校前进的步履,召唤着一代代学子学而不厌,自强不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延边大学以边疆地区为立足点,建一流校风,促内涵发展,创品牌学校,为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外语学院 程绍彬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