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创新论坛   教育教学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延边大学校风建设刍议


2009-11-16 阅读次数:

 延边大学校风建设刍议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它涵盖了学校的教风、学风、作风以及经历史积淀并传承下来的价值取向、文化精神、学术氛围、人文气质和行为风尚。校风被全体师生普遍认同,并在浸染中受到陶冶,在效仿中自觉遵从,在感受中趋向融合。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集中彰显,是学生求学精神、教师教育态度、领导治校品质的综合反映。校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准,影响着学校的改革发展进程和未来前景。
  延边大学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一所具有特色的重点大学。学生、教师、管理者皆以朝鲜族为主体,学校的师资、教学、管理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延边又位居东北亚几何中心,利用独有的区位优势,注重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强化与朝、韩、日、蒙、俄等诸国的交流和合作。在这样一个大环境的背景下,延边大学不仅受到国内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且受到国际各种文化的影响。这使延边大学的校风建设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因此,校风建设成为高我校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把我校建成在国外具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校风。只有这样,才能使我校成为民族高校校风建设的榜样。
  建校60年的实践证明,优良的校风是我校的立校之本、治学之基、成才之源,也是学校发展进步的核心竞争力。它体现在师生的心理气氛、精神面貌、行为状态上,贯穿于学校的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工作作风中。要树立优良校风,就要全校齐动员,努力做到:

  一、诲人不倦的教风是优良校风的基础 要强化师德建设 提升治学水平
  教风,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教育思想、治学精神、敬业态度、人格操守和工作风格。教风是教师的个性气质、文化素养、道德修为和人文品格的综合体现,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很好。诸多高级专家、教授、学者和模范、优秀、骨干教师成为树立、培育、倡导、传承优良教风的实践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他们追求的人生最高目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他们坚守的教书育人准则。正因为如此,在校园到处感受到科学严谨、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看到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娓娓训诫、侃侃倾谈的育人情景,体会到恪尽职守、勤勉敬业、清心淡泊、无私奉献的职业品格。这是我校教风的主导和主流。
然而,延边大学还不是世外桃源,时刻受到来自国内和境外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外交流中,实用和功利主义的思想暗流涌动,使个别教师受其影响产生教学不安心,工作不热心,科研不专心、育人不耐心的现象。还在极个别教师中产生为学历弄虚作假,为职称勾心斗角,为利益投机取巧的问题。在部分教师普遍存在着教学满足现状、学习不思进取、做事敷衍塞责、纪律懈怠涣散的问题,这些都损害了我校的教风,直接影响了合格人才的培养。
“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教风对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示范、引导和教化作用。建设优良教风,是建设优良校风的基础,只有优良的教风,才能有优良的学风。因此,首先要在树立优良教风建设上下功夫。为此:  
首先,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都做到为人师表。师德是优良教风的基础,是为人师表的前提。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认真遵守规章制度,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端正职业态度品行,谦虚谨慎。要忠于本职工作,专心致志,自律向上,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与实践,肯于探理、敢于求真、勇于创新,善于解疑、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要以精深的学术造诣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表率,从而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向往崇高。
  其次,提升业务素质,严谨治学。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培养学生权变素质的必要条件,严谨治学是培养人才的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知识在日益提升。因此,教师要跟上形势,学习新的知识,勤学善思、刻苦钻研,把握学科前沿,夯实专业基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治学过程中,教师要凝心聚力,全神贯注,探索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创建严谨、健康、清正的教学氛围。
再次,牢固人本理念,育树成材。以学生为本,是教书育人的首要条件,培养合格人才是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要实现传授知识与学生素质培养的全面协调发展。教师要在教书育人中,德育为先,先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坚持正面启发和引导等有效方式,教育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挖掘学习动力,提振其求索精神,唤醒其创造潜能,使他们为中国的将来勤奋学习。

二、孜孜以求的学风是培养优良校风的关键 要强化学生素质 提升人文品质
  学风,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求学目的、态度、兴趣、习惯和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行为规范等总体表现。学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随着我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工作也在不断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学校的师资队伍、硬件设施、教学条件、育人环境都有了极大地改善。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求知欲望强烈,刻苦求学上进,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和蓬勃的青春活力。
然而,开放着的社会必然会将不良风气吹进校园,对学生的学风产生较大的冲击。在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少数学生思想淡薄、意志消沉、不思上进,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不浓、进取动力不足,经常迟到早退、无故缺课,平时抄袭作业、期末考试舞弊,有的甚至迷恋上网络游戏,自我拔不出来,种种在学风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我校的校风建设,更影响我校在国内外的形象。事实表明,建设优良学风势在必行。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让学生保持勤奋好学、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培养崇尚科学,勤奋学习,虚心求教,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势利导。教师要将教书育人作为教学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自觉地寓育人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坚持教育、疏导和制约结合,以身正人、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诚待人,想学生所思,解学生所困,帮学生所需,切实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端正学生的合作态度,做到既潜移默化又润物无声。
  其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诚信笃学。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要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奉献,自觉摒弃急功近利的狭隘目标,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培养诚实的求学态度和勇敢的探索精神,增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组织和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主动搭建师生沟通交流和心理疏导的桥梁,在学习和生活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约束,自觉改正不良行为,杜绝违规违纪现象。
  再次,发挥学校的制度作用,规范管理。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制定完善相应的规章,为学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包括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考试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教育管理制度,做到规范管理,有章可循。二是建立健全学风建设检查考核机制,把狠抓考风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充分发挥考试的杠杆作用,真正做到“严格考试要求、严格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三是建立健全激励引导机制。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个人奖励、激励、引导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班集体的奖励、激励、引导,从而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顺利成长、全面发展,以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素质的拓展来体现学风建设的成果。

三、领导严谨务实的作风是形成优良校风的保障 要强化领导管理能力 创建和谐校园
作风,是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主要是领导干部为实现工作目标,率领、引导和组织成员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在工作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相对稳定、具有一贯性模式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作为211工程大学,我校有着一支政治合格、思想过硬、业务精通、作风清廉的领导干部队伍和管理人员,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和保障的作用。
  “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要建设和谐校园,树立优良校风,首先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升领导干部管理能力。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理论武装,服务师生。领导干部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培养战略思维,提高驾驭全局、统筹协调能力。努力做到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在改革上不断有新突破,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坚持依法办学,从严治校。
始终把为师生服务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及时掌握思想动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争取办学资源,拓展对外交流途径,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为师生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其次,科学办事,勤俭办学。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推进校务、院务公开,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健全党内民主,规范决策程序,完善议事规则,维护班子团结,形成民主和谐、团结共事、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弘扬我校自强不息、难苦创业的优良办学传统,带头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头精打细算,带头艰苦创业,反对盲目攀比,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坚持励精图治、克勤克俭、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着力降低行政成本,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
  再次,立党为公,清正廉洁。坚持不懈地抓好理想信念、廉洁从政、党风党纪教育,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教育、监督、管理、惩治等各个环节,注重预防,筑牢防线;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明辨是非,克己慎行。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招生、考试、收费、基建、物资采购、后勤保障、知识产权、对外合作等重大事项、重要环节、重点部位的管理和检查,发现违纪违法案件严肃处理,为创建和谐校园树立清风正气。
“求真、至善、融合”是延边大学的校训,也是作为民族综合性大学的特质。“清新亦浓郁、团结且向上、和谐而优良”应该成为延边大学校风稳定、持久、厚重的映像和特征。优良的校风可以启迪心智、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升华境界。如果我校积极努力地去培育、树立、建设、秉持、倡导、传承优良校风,那么,校风就会变成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教师为教育事业而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激励学生为祖国的明天而;刻苦学习、奋力拼搏;督促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为学校未来发展而凝神聚力、谋划创新。
在优良校风的浸润下,只要广大师生员工坚持“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团结、共教共学,广泛交流、多边合作”的办学传统,继续坚守“多元文化融合”的创新理念,继续突出“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办学特色,未来的延边大学一定会建设、发展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陆经伟.《高校校风的特征与构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7卷第01期
2.杨凤林.《试论高职院校的校风建设》[J].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汪金友.《讲党性重品行 做表率》[J].河北教育,2007年12月卷首

作者:理院数学系 葛 琦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