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创新论坛   教育教学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关于校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2009-11-25 阅读次数:

关于校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校风,就是指学校的风气,是指一所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文化修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校风建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对校风的各个构成要素施加影响,以推动学校风气不断好转的实践活动。校风建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长足发展。在当今飞速变化的时代,持之以恒地坚持校风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风建设不仅仅是学校某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全校师生员工工作的大事。在全员校风建设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六个必须:

一、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
校风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放在校风建设的首位,因为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良好校风本质特征的体现。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对象必须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按照这个培养目标,德育是第一位的,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重心应放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在现阶段就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勤奋学习,尽快成为适应社会要求的合格大学生。这是高等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必须加强
师德建设以提升高校的精神风貌
教师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体,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师德建设在高校道德建设中处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可以说,师德状况是一所学校的道德状况、精神面貌至整体文明程度的标杆。因此,学校抓道德建设必须首先抓师德。通过师德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学校的道德水平,从而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顺利地实现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目标。
师德建设对搞好高校校风建设和领导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教师的教风对校风及领导作风建设有着示范、感染和影响作用。只有加强教风建设,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才能为营造优良的校风和政风提供条件和保证。师德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是赋予学校以活力并反映学校历史传统、校园意志、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一种群体意识和品格,体现了教师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浸透、融附在学校众多的文化载体中,对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着重大影响,在重要层面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
师德建设在任何一所现代大学中都是校风建设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范在教师领域中的特殊表现,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处事原则综合起来,并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生动地体现出来。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一般公民更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不但要求学校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来培训,创造和谐进步的氛围来陶冶,还需要教师本身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来实现。

三、必须加强学风建设以带动全校的校风建设。
学风简而言之就是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气的综合表现。一个学校学风的好坏,是衡量校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风具有广泛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对进人群体的个体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学校能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首先要看这个学校良好学风如何培养,而衡量优良学风形成的主要标志,就是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是否重视全面发展,是否能为振兴我们的教育事业勤奋学习、刻苦训练,涌现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冒尖学生。
抓好校风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抓好学风建设,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也是高校办学和高校管理工作的永恒的主题,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国家教育部2001年8月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等学校要将学风建设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青年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祖国的栋梁,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高校应视学风建设为根本,常抓不懈,要明确育人方向,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时期跨世纪人才提供坚实的保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风建设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风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成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真理、崇尚科学、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风的端正,标志着学生学习风貌的端正,这也代表着现代高校学校的主体-大学生,最为重要的精神象征。如果一个大学的学生都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以渴求知识,获得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为最高追求,那么,同步所带动的就是积极向上,严谨求实的校风成为高校的主旋律。

四、必须确立奖惩制度,保证校风建设的稳定性。
奖惩制度具有从正反两个方面树立正面榜样和反面典型的职能。对进步学生和教师奖励和表彰可以表明学校的态度、振奋学校的风气,使学生明确学校支持什么,肯定什么,使之感受到良好的校风。而对犯错误的同学和教师进行批评和必要的惩罚以警示犯错误的同志,同时也可对其他学生起到教育和警戒作用。学校的奖惩制度实际上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制度工具,是学生和教师行为的标准及遵循的模式、行为界限和努力方向。
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具有客观、严格奖惩制度管理下的大小集体,必定都是具有铁的纪律的集体,这样的集体,小到小组班级,大到学系学院,无一不是具有强大执行力的组织,这样组织的建立,最为需要的就是一名德才兼备,可以以德服人的领袖或领导集体,他本身必须具有人格魅力和公正无私的行为准则,这样才能使奖惩制度的实施顺利进行,并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在当今社会中具有一些歪风习气的状况里,如何推举并形成这样的领导或者领导班子,如何建立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也是一个需要慢慢摸索的事情。

五、必须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骨干力量的作用以促进校风建设的步伐。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党务知识学习小组的形式,加深党员和非党分子对党的认识,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并通过党组织的培养考察,及时将那些基本符合条件的同志吸收到党内来,成为团结和激励教职员工和学生不断前进的骨干力量。教师和学生的骨干力量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既要大胆放手让他们独立开展工作,积极支持他们组织各种交谊聚会及培养良好学风、校风的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创造精神;又要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定期进行检查,通过民主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扬良好传统作风,使他们真正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同学信任的“领袖”。

六、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巩固校风建设的成效。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核心、以学校师生为参众,具有校园特色、反映学校风格、调适师生身心、体现师生的共识的一种文化氛围。国家教委曾经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培养合格人才的大局,是一件大事,各级党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可见,国家教委把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来认识。校园文化对校风形成确实有着极大的同化作用,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几种形式。
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浅层次和深层次之分。所谓浅层次校园文化是以康乐型为基本特征,是以娱乐消遣、强健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性情为主要功能的活动,如学生的各种社团集体,教师中的各种俱乐部,他们在学生和老师中起到的就是活跃气氛,激发潜能的作用;深层次校园文化则以“思维探索性”为基本特征,如探讨学术、增进学识等等。一个高等院校,应该自觉地使浅层次和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得到共同开发,相互融汇。因此我们说,校园文化实际上是小校风,是校风的微缩,校园文化的优化,可以对校风建设起催化作用。
时值延边大学六十年校庆之际,如何抓好校风建设,使得延边大学的优秀传统得以传承和发扬是每一个延大人的迫切愿望和历史责任,在向前迈进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不断探寻关于现代大学校风建设的可行之路,并将之运用到实际,为延边大学的建设添砖加瓦,伴随母校一同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 朱天利. 论现代大学校风建设及其时代意义[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151-152.
[2] 陈国庆. 浅谈校风建设[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11):110-111.
[3] 杨鲜兰. 师德建设是高校道德建设的关键[J]. 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02(4):37-39.
[4] 黄立文. 高校校风学风建设探析[J]. 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7):78-80

作者:延边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第一支部 刘双萍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