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创新论坛   教育教学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浅谈新时期大学校风建设


2009-11-25 阅读次数:

浅谈新时期大学校风建设
大学校风,它是一所大学师生员工所共同具有的理想、志向、愿望和行为习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是一种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也是一所大学的特色和风格。简言之,校风就是学校风气的总称。一所大学的校风是该所大学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的核心和精髓,反映着该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传统、管理风格和校园文化特色,代表着该学校所有师生员工的科研精神,学习风气和精神面貌。因此,校风建设对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大学校风是一所大学的品牌和形象,校风为自己的学校定位,也为自己的学校区别于其他大学而显示出重要的标志和特征。大学校风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大学校风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的载体,是一所学校的内在的品质和灵魂,是维系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一个精神支柱。大学校风如同一所大学的空气和阳光,使学生得到沐浴和熏陶。学校里的所有师生员工皆在其作用和影响的范围之内,对师生员工的心理、情感、兴趣、思想、意志、观念等都具有陶冶作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日益发展的形势下,高等院校也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这就需要高等学校不仅要大抓硬环境建设,还要抓好优良校风的建设。
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校风建设,从我校实际出发,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
学生始终都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学生,何谈校风?大学生作为大学中的教育对象、学习主体,也是校风建设的主体。大学生既要继承校风的传统,又要发扬光大,不断创新。所以,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深刻地理解校风的内涵,在学习和言行举止中严格地遵循它、培植它、维护它、充实它。学生,作为大学的一份子,在校风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大学,是学生学到扎实的知识,掌握真正的本领,培养创新精神的地方。可是多数学校都没有尽到这一责任,究其原因是学校的校风建设,尤其是学风建设没有做到位。学风是校风建设的基础,是学校文化长期积淀的精华。学风是一所大学校风的集中体现,学风好,表明校风正,校风正,学风必然好。
学风建设是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大事。同时,学风也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反映,体现着学校的品位与格调。学风不仅是学生学习态度的综合反映,也是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的综合反映。学风是衡量校风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地位。一所学校的良好的学风,不是由哪一届或哪几届学生创建的,它是一个长期积淀、不断优化和师生共同建设的结果。
在新时期,面对一代又一代个性十足的学生,学校在接受他们个性的同时,更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风。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大学则可以说成“学风要从新生抓起”。每一名大学毕业生都是从懵懂的大一新生成长起来的,在进大学之初,他们心里并不知道大学考试如何作弊,如何逃课等。进入大学,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习惯,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长、学姐的影响。故学校该起到指路明灯的作用,要从生活,学习,接触社会的等各方面来指导、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让每一名刚刚步入大学殿堂的学生能够找到心中的那块净土。
并且,学校也应该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他们。邓小平曾指出:“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的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抓精神文明建设如此,抓大学学风建设更是亦然。对教育学生而言,良师益友是需要的,赏罚分明也是相当重要的。做好每一次的新生教育,不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学生,都有着很大影响。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大一生活是整个大学生活的光标,为以后的前进指明了方向。并且,如果说在校的大学生是校风的继承者、建设者和实践者,那么,毕业后的大学生就是校风的携带者和传播者。走向社会后就会以自己的精神风貌体现校风,宣传学校,影响社会。由此可见,好的学风是大学的校风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面。

其次,养成教员严谨的教风。
教师是大学办学、治教的主体,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者,也是优良校风的酿造者。大学教师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是学校的精神和力量所依。学风是校风的基础,优良学风就是优秀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滋润培育的结果,就是每一名教师用他们的严谨教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培养出来的结果。学风存在何处?
教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突出表现。大学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大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邓小平语)因此,教风是学风之源,教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主导。优良学风之源就存在于优秀教师的身上,存在于优秀教师的治学治教的精神、态度和方法中,存在于优秀教师的为人师表中,存在于优秀教师的人格中。优秀的教师是优良校风的载体。良好的大学校风建设,只有依靠教师才有可能,才能实现。因此,学校应该对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教授们提出要求。教师,特别是教授们要到教学第一线,上好基础课,要从事学术研究,从事探索和创造知识的实践,以学科前沿领域研究的新成果补充教学内容,教学与科研与时俱进,逐渐转变和提升教学观念、态度和方法。
大学教师,因学术自由、科研繁忙而无法与广大学生接触,他们每天都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很少有老师在课堂结束后还愿意留下来陪同学聊天的。对学生来讲,那些优秀教授就犹如天上繁星一样,可望而不可及。所以,大学教师要逐渐消除自己的神秘感和给人的那丝忙碌感,着力创建一种以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征服学生,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激励学生,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影响学生的教育氛围,让更多的学生来学习自己的优点,学习自己严谨治学的科研态度。建设优良校风这个任务,只有办学的主体——教师真正把它当做自己的天职而积极自觉地参与,才能够永远充满生机,才能够取得实效。

再次,校领导要做到高瞻远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大学校长的精神状态、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对校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优良校风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之本。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不抓校风建设的校长,是严重失职的校长;抓校风建设不力的校长,是不称职的校长。纵观世界著名学府,只有那些具有建立良好校风的办学理念并身体力行、为之奋斗不止的校长,才是真正的优秀的校长。他们使优良的校风真正蔚然成风,笼罩着校园,吹拂着校园,成为学校的基调,学校的风气,学校的传统,植根于师生员工的心中,成为学校所有成员的前进的出发点,行动的座右铭,追求的大目标。
然而,大学校领导,要想真正把校风建设好,不仅需要要身体力行,制定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更应该具有高瞻远瞩,与时具进的眼光。应该放眼光内外,找到本学校的不足点进而加以改进,也要吸收那些优秀大学的先进管理经验。
学校应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日常管理等机制,建设适应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例如:
在学校科研方面,逐步推行研究型教学,鼓励名师上讲台,将名师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在加强教学型实验室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将科研实验室对教学和本科生开放,使本科生尽早介入科研;进一步推行和落实本科生的导师制。
在日常管理方面,要坚持民主管理。加强宣传和学习,使教代会具有更大的代表性,发挥教职工更大的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对学校的办学规划进行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共同制定关系学校发展的重要的规章制度和各类决议决定。其次,学校坚持校务公开,通过宣传橱窗、会议座谈、通知文件、校园网站等多种形式途径,及时地将学校发展变化中的最新信息作及时的报道与公布,增加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透明度,虚心接受来自各方,尤其是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大师生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为建设美好校园做出贡献。

最后,党员要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
校风建设应该以党风建设为统领。党风好坏直接影响着人心向背,直接影响着校风建设的路线、政策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制度、决议是否能够贯彻执行,也直接影响着校风建设是否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党的先进性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体现,共产党员是校风建设的先行者。
在大学,校风建设中,共产党员要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在各方面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党员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宗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好为人民服务的专业技能。在思想上,要带领同学积极要求进步,努力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教师党员应该在老师当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员应有的作用,加强业务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为校风建设添砖加瓦;校高层领导中的党员则应该时刻为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从学生切身利益出发,制定一系列合理切实的制度、措施,逐渐提到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大学校风建设,应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工程,需要全体师生员工齐动员,统一思想,建设优良校风,并通过校风建设坚持正确办学理念,弘扬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文博、先进性建设是高校改革发展的保证。《光明日报》。
[2]、公文易文秘资源网,高校校风建设的几点思考,2009年1月7日。
[3]、朱天利,论现代大学校风建设及其时代意义,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1期。

作者:药学支部 吕明灿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