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创新论坛   教育教学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关于高校校风建设的思考


2009-11-26 阅读次数:

关于高校校风建设的思考
校风是一所学校长期以来所积淀的独有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主体,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呈现,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管理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等诸方面的综合凝聚。
高校校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关系到学校在国际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加强以教风、学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校风建设是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构建和谐校风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多元化的社会中,高校校风建设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建立高校的和谐校风,并使其得到良性发展是需要探讨的重点。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把校风建设这一传统而又重要的课题重新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进行了许多新探索。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校风建设的现实意义
1.高校校风的内涵
校风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种活动中,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学校办学宗旨的集中体现。优良的校风是一所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办学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学质量的有利保障。优良的校风是一种氛围,置身在这种氛围中,能让人受到感染和熏陶;优良的校风又是一种动力,能使人感到压力和紧迫感,促使师生员工不断进取向上。同时,它还是一种约束力,能制止不良习惯倾向和风气的产生与发展。
2.加强高校校风建设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所需要的是,不仅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健康和谐的心灵和人格、强健的体魄,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富于创新精神,具有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要有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的校风,特别是教风和学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高校的校风建设,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智力和人才支持的根本要求。
3.加强高校校风建设是增强高校竞争力,推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近几年高校的连续扩招,加之一些高校在办学理念上受到教育产业化和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高校中存在的不良校风,直接影响着学校总体教学科研水平及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既需要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物质条件的保障,也更需要有内在的文化精神的支撑。归根结底,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在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高校的校风建设,努力培育优良校风,对于塑造学校形象,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加强高校校风建设是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
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广、思想活跃,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求知欲。他们自我设计、自我谋划、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但他们又大都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阶段。如何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使他们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最终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这是高校必须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也是大学生及其家长所殷切期望的。特别是在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面对日益开放多样化的现实社会,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现实中形形色色不良文化和社会风气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大学生要健康成长成才,迫切需要高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育人为目的,以学生为根本,以培育优良校风为重点,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积极创造良好的有利条件及和谐的育人氛围。

二.高校校风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较大发展,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求实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校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国内各种文化力量的相互碰撞,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高校内部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和存在。校风建设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一项极其紧迫的工作。
1.部分教师在教学上精力投入不足
当前高校校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教职工难耐寂寞,心态浮躁。近些年来,一些教师面对金钱、权力等的诱惑,禁不住怦然心动,弱化奉献,强调自我。有的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认为只有从事科研,多写文章,多出成果,才更容易晋升职称,出人头地。有的不愿意扎扎实实,潜心于实验室,深入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去。有的高校教师平时不注重知识更新,整天不是忙于家务,就是忙于兼职创收,所使用的备课笔记或多媒体课件多年一贯制,无新知识点,却自我感觉良好。有的教师授课时不是照本宣科,缺少启发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就是坐在多媒体教室的电脑前无重点、无表情地面对屏幕讲述,从不顾及课堂效果,只求“上了”,不求“上好”。更有甚者,个别教师一旦获取了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就以此作为向校方讨价还价、争相涌向官场的资本,若未能如愿,就不开心、不舒心、不顺心、不安心,最后投奔他方一走了之。
另外,为了评职称涉嫌抄袭论文、弄虚作假,为了使硕士点、博士点申报成功而“东跑西送”。作为一所高等学府或一名高校教师,如此被浮躁所驱使,为名利所左右,还能有多少心思放在做学问上,又怎能潜心于育人和传授知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心灵扭曲、斯文扫地。
2.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精力投入不足
有的大学生在学习上缺少自控力、主动性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其主要表现为不关心时事政治,意志消沉,整天处在郁闷或浮躁之中;厌学逃学,不想学不愿学,把“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视为时尚,年级愈高,出现的旷课率愈高。这些不好好上课的学生,时常出没于酒吧、网吧、迪厅,甚至沉迷于此。在学期结束时,即便几门功课不及格也毫无愧意。最终的结果是毕业时一事无成、无德无才。
3.考风不尽人意
少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或幻想蒙混过关,便不断想出各种各样的作弊方式。通常把相关答案写在小纸条上带进考场,还有的干脆直接写在手上,写在考场的桌面上、墙壁上或储存在手机里,甚至连高科技的作弊机器如隐形耳机,对讲机等在考场上都屡见不鲜。这些不应该有的形形色色的作弊行为在高校总是屡禁不止,令监考人员防不胜防。这些与丰富知识、磨练意志、诚信做人的教育目标完全背道而驰。
上述教风、学风和考风方面反映出的突出问题虽属个案,但颇具代表性。因此,对上述问题我们不可小视,亦不容回避。无论是高校管理部门还是高校师生,都应该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正视现实,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求解决的良策。
三.建设高校优良校风的几项措施
1.强化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作风与能力建设。这是加强校风建设的前提
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校风好坏,关键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素养和领导班子的集体力量,因此,加强管理人员作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首要内容,只有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干部以身作则,作风过硬,才能理直气壮地团结和带领师生员工建设优良校风,携手并肩,共同把学校办好。
首先领导干部与各级管理人员要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腐败现象无疑是师生员工最痛恨的不良风气之一,作为高校领导干部,要想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就要做到经济上清白,选人、用人上公道,生活作风上正派。
其次,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的能力。要具有正确的发展思路,要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作为高校领导,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人才,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2.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这是校风建设的关键
教师扮演的社会角色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是站在象牙塔顶端的人,同时将一批一批的学生带到这个高度。甚至超越这个高度。他必须和学生在一起,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将自己的精髓传递。因此,教师在校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学中教授学风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大学学风,一所大学的学风是靠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者积累起来的.教师应以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为己任,有高尚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在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灌输、熏陶、解感、沟通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受创造知识,为学生传道与解惑。我们不能忽视教师在校风建设中的作用.应该把教师、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对教学要求,不可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应该认真备课授课,不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教研室或教学小组集体要积极讨论教学工作,如如何上好每一门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等问题,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其发挥主动性。这是加强校风建设的保证
一所高校的校风好坏,学生所担负的责任义不容辞。这就好比撑船,教师是掌舵者,学生是摇浆撑篙的水手,舵固然要撑得稳,方向不会错,但水手不摇浆撑篙,船是不能前进。因此,要建立良好的校风,基础是学风,而在学风建设中,必须为学生设计,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广大学生意识到,人生宏观目标实现,从进入大学第一天开始,路就在自己脚下。更重要的是要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也是对高校学生怎样把自己的事业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融人一体的品格的塑造。搞活教学同时也应要改变过去整齐化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能动的环境和条件,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当然必须建立维护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严格按照学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求,从严治教,从严治学,认真把好教学质量关。
此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各种校园活动中可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优良校风和学风形成。比如学生社团的活动、文化艺术节、辩论赛各种体育比赛等等,既满足了广大同学课余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在多姿多彩的大学校园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合格的接班人。
4.健全学校各项制度.以法治校
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是加强较风建设的重要条件,执行制度和纪律是形成风气的基本保证。要宣传贯彻教育部等制定的有关规定,更要结合各校的实际,制订或重申合乎学校自身情况的规章制度,使校风建设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尽快使基础性管理上升到标准化管理,实现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化,逐步实现以法治校。
比如,建全校风激励机制和校风监督机制。对于维护校风,弘扬正气的典型,要大张旗鼓地给予表彰、宣扬和扶持,对于那些败坏校风,有损学校形象的人和事,要敢下抵制和处理,造成一种明辨是非曲直,区分好坏香臭的浓厚氛围.高校可充分利用老专家、老教授责任心强的优点.建立以有高尚师德教师为主、吸收各方人员参加的校风监督委员会,定期对校风评估,进行经常性督导。
总之,校风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和支撑点。要提升和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创建优良的校风。而要创建优良的校风,就必须强化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作风与能力,提高师生员工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各项学校制度,要求人人自觉参与校风建设,从自身做起,从而实现以优良的教风推进优良学风的形成,以优良的学风促进优良考风的建立。归根结底,优良校风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师生员工的方方面面,又涉及到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宣传部、各院系党总支和团总支等诸多部门。只有各方通力协作、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力求实效,才能促进校风一年比一年好、一届比一届强。

作者:延边大学医学部学生党总支 朴海星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