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模式---知识转换与创新的螺旋循环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战略使命,本论文从知识创新管理的战略角度出发探讨了高校的战略性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观点为,高校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内部化、共同化、连接化、表面化、内部循环化等知识转换与创新的螺旋循环,实现知识创新的同时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内部化是教学主导型高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模式中的基础环节和关键环节。内部循环化是研究型大学培养大学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和关键环节。每一所大学都要在自己的办学活动中,积极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现实,积极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科研能力,为自己的大学定好位,培养出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培养创新型人才;知识转换;知识创新;战略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某种特定的人才培养结构、策略、体系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注i]的有机整体,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根本性保障。
1.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定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的生命周期、技术与市场的寿命周期将不断缩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注ii],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资源,就意味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大学应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来世界,探索客观真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的重要力量。”在我国,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标志,正式起动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工程”[注iii]。特别是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来,全国高校担负起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使命。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给高校赋予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使命。基于这种历史使命感,全国高校系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题的大讨论。
2007年5月3日,笔者在万方数据资源—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中,以全字段《创新型人才》为条件进行检索的结果,检索到了1482篇论文,此次大讨论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成果之多定将引起全国高校系统的广泛关注与各项改革。笔者仅对以全字段《创新性人才》为检索条件,检索到的229篇论文作为样本,进行了有关人才培养模式大讨论情况的粗略分析。在这229篇论文中,仅就论文题目中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相关内容的多达49篇,占论文总数的21.4%。涉及的内容涵盖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层次和方面。大家所阐述的角度和内容虽说有不同,但所共享相同的见解:高校走培养创新型人才之路,必须从根源上入手,需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教育思想观念、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制度及运作方式整合体系…等等。这些改革和创新的具体措施由专家学者的呼吁变成现实,形成我们可模拟的完整模式,必将需要相当的时间,而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是连续性的,且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战略使命,刻不容缓。
怎样才能在现有条件下,在摸索、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个过程中,即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自始至终都要力尽做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呢?
本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问题意识出发,以知识创新的战略管理角度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观点为,高校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知识转换与创新的螺旋循环,实现知识创新的同时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这是一种战略角度提出的模式,与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矛盾,相反这种知识创新的战略管理思维和模式会支持和促进具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和良好运行。
2.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模式—知识转换与创新的螺旋循环
从知识创新管理的战略角度看: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过程,而且又是知识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个体以及多个研讨班、团队以及跨学校跨行业的多个组织共创知识的过程,它促使组织全体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作用螺旋式地增大,从而实现个人知识、组织知识和社会知识共同丰富。[注iv]
中国已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时期,每一大学的科研能力、师资力量、生源素质大不相同,因此,每个大学办学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共同的特征是离不开知识的转换与知识的创新。
大学教育过程中的知识转换模式,用图表示如下:(
点击图表1)
第一环节是知识的内部化,就是通过教学活动把课程设计中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学生个人的主观知识。老师教学生是本科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和内容,但是所教的内容是否真正转换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观经验知识,即能否圆满完成内部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一步。合理的课程设置、民主互动式教学方法等具体的教学模式将促进这一环节的实现。
第二环节是知识的共同化,就是通过组成团队式的教学科研活动把一个组织或团队内各个主体的经验知识互相转换和共有,创造出团队共同的经验知识。通过此环节学生个体的隐性知识会增长,并将经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经历团队独特隐性知识的创新经验。这一环节是目前我国高校系统中较薄弱的环节,也是这次讨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研讨班、研究生指导、实验教学、社会调查实践、课题项目研究等,将促进这一环节的实现。
第三环节是知识的表面化,各团队中积累的经验知识,通过探讨和对话,变成明确的概念或语言表现出来,转换成团队类别的理论知识。团队中形成的独特的隐性知识被描述成没有直接共同经验的第三者也能容易理解的显性知识,这是知识创新的真谛。通过此环节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素质。
第四环节是知识的连接化,就是整合各个团队类别的理论知识,使不同主体之间的理论知识相互转换,形成大学层面的理论知识,组织级别的显性知识被创新。通过此环节,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个体的全局性的整合能力,拓宽知识面和思维方式,提高交流能力…等,另一方面提高大学整体组织的知识拥有量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的知名度。
第五环节是知识的内部循环化,通过这一轮的循环,被创新的组织级别的显性知识又会通过教学活动或行动实践再次被个人采纳于隐性知识(个人知识),从中个人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得到提高。
知识转换的5个环节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这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螺旋上升式的相互转换,可称为知识的螺旋运动,通过知识的螺旋运动,个人的知识、组织的知识和社会的知识不断创新。
这种连续循环模式用图表示如下:
[注v](
点击图表2)
在这个知识转换与创新的螺旋循环运动中,课程理论与组织层面的显性知识通过内部化、内部循环化,不断变成学生个体的隐性知识;学生个体的隐性知识又通过共同化、连接化和表面化,不断参与组织知识的创新过程。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就是让大学生参与知识创新过程中,实现大学整体组织的知识创新的同时,使大学生们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3.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模式中的关键环节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知识创新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强化课堂教育和创新实践环节中的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换过程。
学生个体创新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知识转换模式中的两个环节来实现。即第一个环节内部化—大学课程设计中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学生个体的隐性知识;和第五个环节内部循环化—被创新的组织层面的客观知识再次被作为个体层面的主观知识,即学生个体的隐性知识。
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教学主导型大学,内部化环节将是办学的生命线,本科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信誉及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好坏,是这类教学主导型高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模式中的基础环节和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运用知识的共同化原理,组织团队或学习小组共同探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促进每个学习团队、小组成员之间的隐性知识的共同化也是不可忽视。激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各种科研活动及实践活动,使他们经历各科研团队的共同化、连接化、表面化等知识创新过程,尝试内部循环化的实现,不仅有利于培养出本科学生高层次创新素质及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识创新水平。
以科研为主的研究型大学,会更注重通过内部循环化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研究生数已超过本科生数的各大名牌大学等。内部循环化环节是这类研究型大学培养大学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和关键环节。
内部循环化环节的实现质量取决于内部化、共同化、连接化、表面化的质量和层次。借鉴国内外大学的经验教训,即使是研究型大学,绝不可忽视本科课堂教学环节,就像不能只顾高楼大厦的品牌效应而忽略地基基础建设一样[注vi]。学生不参与社会实践、科研活动、项目研究,即没有经历过个人隐性知识向组织显性知识转换的共同化、连接化、表面化的知识创新过程,也就很难保证高质量地圆满完成内部循环化环节,因此,保证这3个环节的质量层次,不仅有利于完成组织、社会的知识共同丰富,而且促进学生所持有的隐性知识高质量地得到提高和丰富。
到2005年底,中国的高等学校数为2300余所,在学的大学生总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提高到21%,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注vii]。与此同时,中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不久的将来每个大学将都要面临着生源缺乏的困惑,大学之间的招生竞争也不可避免。
因此,每所大学都要认清自己的战略地位和竞争优势,创新性地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让学生积极参与本校的知识创新过程,不断创新和丰富大学组织的知识,提高大学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同时,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研究型大学通过承揽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等,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培养创新型顶尖人才为自己定位的话,普通高等院校也可以走为地区经济、为企业发展提供科研服务的同时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之路。
知识创造过程中大学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有利于创造和积累个人或团队知识的环境—包括大学文化环境、物质环境、制度体制和科研教学软环境。
学生和老师是大学永恒的办学主体。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专门场所,同时又是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的战略基地。每一所大学都要在自己的办学活动中,积极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现实,同时积极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科研能力,为自己的大学定好位,培养出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注释:
[i]蔡炎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第5卷第2期,2006年3月:79。
[ii]王俊一、管黎光,关于创新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1卷第2期,2003年4月:80。
[iii]蒲云、代宁、王永杰、于承训,谈创造性拔尖人才成长规律一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调查启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4期,2006年8月:12。
[iv]Nonaka, I. and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PP. 61-62.。(梅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