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础课教学对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作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具有和谐合作精神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大学生在合作精神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基础课在教学中可以从协调人际关系、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树立法制与诚信意识以及加强团队合作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培养。
关键词:基础课;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
所谓合作,郑杭生在《社会学概论新修》中为其所下定义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简单地说,合作精神就是通过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帮助,为完成共同事业而形成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优良品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作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具有和谐合作精神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需要
随着交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趋势的出现,使得各个国家间相互合作进一步加强,许多高精尖科研工作,不是单凭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它往往需要许多科研工作者共同协作,而且这些工作者很可能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因此,要顺利地完成某项科研工作,不仅从整体上要有科学的管理,把所有参与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工作中通力协作,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参加者必须具有合作精神,在处理个人与集团的关系时,要顾全大局,以集团利益为重。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合作是和谐社会的特征,也是时代赋予人的基本要求。近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建立和谐社会,在宏观上需要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微观上需要保证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全面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交往能力等等。由此,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前途,也关系到国家人才队伍的质量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尤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二十一世纪堪称创新时代,随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要在世界经济竞争大潮中获胜,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就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加盟。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将教育定位在使受教育者在青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对特殊行业和特定职位有用的知识和技术的观念上,以知识和技术传授为主体,过分强调教育教学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这就明显表现出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不足,致使创新教育在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令人遗憾地出现了许多空白,使培养出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数表现在理论上皓首穷经,实践上循规蹈矩;只能从业,不能创业;只会模仿,不能创新;同时也缺乏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因此,在合作中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合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新一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很多学生有孤僻、自私、不合群的不良心理素质,甚至存在害怕处于陌生环境、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融入集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在团体合作中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群体的力量,渐渐形成开朗、活泼、勇敢、积极的良好心理素质。
二、目前大学生合作精神的现状及原因剖析
(一)大学生合作精神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人的之间关系和自身的个性发展上还存在不和谐的情况。在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集体主义精神受到忽视;在人与人的关系或人际关系上,过分强调了竞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在个性全面发展方面,进取精神等占优势,而合作精神等不足。
(二)大学生合作精神欠缺的原因剖析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自给自足、封闭的小农经济的分散倾向不利于合作、团队精神的形成。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讲究对立面斗争的心计之争、勾心斗角等,排斥了和谐、合作。
西方个人主义思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带来的影响。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从西方传入的个人主义思潮尤其是极端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观点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教育造成很大冲击。从而造成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缺失。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使得以共同利益为前提的合作很难建立起来。
家庭、学校以选拔为主的应试教育的导向片面强化竞争精神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曾面临一系列竞争,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但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残酷的升学竞争、未来预期的巨大就业竞争压力也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尤其是近年来,持续升温的考研热使大学生在竞争精神被强化的同时,合作精神被淡化了,从而导致合作精神不足。
三、在基础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的方法与途径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毕业后将被输送到各个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合作精神的缺乏将导致他们不能与他人诚信友爱、和谐相处。如何使大学生成为真正具有团结合作精神的“天之骄子”,基础课的重要任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大学生合作精神的理论基础,课下教学中加入相应的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实践环节,真正地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引导大学生协调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环境
和谐的人际环境是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基础和前提。一位阿拉伯哲人说过: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人生大海中去的。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终生的幸福都有重要影响。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可能会有这样那样不同的意见或矛盾,但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维护同学之间的和睦团结,做到在名利面前让一步、在工作和困难面前抢一步,尊重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鼓励大学生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为自己创造机会与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养成宽容、信任、友爱、诚恳、谦虚、尊敬、忍让等良好的性格特征,掌握交际和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不断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二)帮助大学生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树立更高层次的“竞合”理念
中国入世以后,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国际接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会激烈加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不同行业之间,不同人之间,甚至是同一行业的同一类人之间,也充满了竞争,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合作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如何进行合作也就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如果一个大学生只掌握了某些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那么他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再多,也无法在工作中充分施展才能,要培养大学生重视合作精神的自觉养成问题,在学习的过程和日常生活中讲究合作。还要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比合作更高层次的“竞合”理念,也就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竞合”的核心涵义是“双赢”,是比单纯的竞争尤其是不规范的恶性竞争更高层次的竞争,它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也是建立在规范基础上的合作,其结局是“共赢”或“多赢”。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要求大学生用合作、共赢、双赢理念代替恶性竞争。
(三)培养大学生增强民主法制和诚实守信观念,为合作提供必要的保证
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还需要大学生具备竞争必须规范有序,在公平公正的环境和前提下进行的意识,市场经济应该是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的经济,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使学生具备民主法制观念,在日后的竞争中才会更好地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自觉抵制违规非法的竞争行为。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21世纪经济活动中要遵守的信用准则,是人们互相协作的一个基本条件。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民主法制意识,合作才会有必要的保证,社会才会达到真正的和谐。
(四)构建大学生在群体中发挥个体作用的平台,培养团队精神的形成
我们知道,人具有两面性:自然性和社会性。作为具有社会性质的人,应该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更需要每个人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只有在沟通中传递信息,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才能不断做得更好。而一个缺乏团队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的。长期以来,单靠基础课口号式灌输式的课堂授课来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是远远不够的。以延边大学为例,从课程安排上看,基础课是合班上课,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院的学生合并在一起,少则一百人,多则二百三四十人,教师采取的是多媒体方式,用扩音器讲授,绝对安静的课堂状况是无法保证的;从时间安排上看,基础课通常在中下午上课,尤其中午五六节课通常是学生进餐或午睡的时间,意识不活跃,也是不利于学习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中,设计可行性方案,将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渗透到这一环节中。精心组织好以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为目标的各种集体活动,活动的设计安排要考虑有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比如,小组辩论赛、社会调查等等。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而设计安排则必须讲究活动目标的达到须依赖于分工合作、组织协调,必须是在群体中个体充分发挥作用方能制胜的设计方式,使学生能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分工合作、组织协调对完成目标的重要性。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不能只局限于提高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本身,还应具有更开阔的视野,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骆 风,《“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提高——来自广东高校的调查和思考》。
3.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6年8月。
4.苏东水,《东方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5.张玉荣,《论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探索》,2006年第5期。
6.詹 星,《论当代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7.李卫东,《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与思考》。
8.张文明、张景元,《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9.王春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培养大学生和谐合作精神》。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光明日报》,1999年6月16日第1版。
11.俞俭,《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武汉大学调查启示》,《中国教育报》,2000年9月19日第5版。
作者姓名:邵希芸
年龄:35
单位: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职务:教师
职称:讲师
电话:13514335503或0433-273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