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创新论坛   教育教学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金永寿:大学的价值在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007-07-11 阅读次数:

大学的价值在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兼谈朝鲜-韩国学学院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
20世纪90年代,为了顺应历史潮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21世纪之初,又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充分表明了科学与教育在兴国上的重要性,“人才强国”则进一步明确表明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性。
大学是科技和人才的结合点,肩负着为社会提供先进意识,科学技术和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使命。这一使命也是大学能够生存,发展的价值。一所大学平平庸庸,与社会隔绝,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知识和创新理念的人才,定将会失去自身的价值,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
大学在建设现代化的国家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履行这一使命和重任,大学必须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现代大学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要与社会建立广泛和紧密的联系,瞄准科学前沿,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技术创新更趋加速、知识流动更为广泛、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变革中,主动进行自身的变革,增强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增强对社会的服务和影响力,就地方大学而言,首先要与所在区域建立紧密的联系,洞察所在区域的经济、文化等社会构成,积极培养所在区域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那么,什么叫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又具有哪些素质呢?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指不安于现状,就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敢于与某个现实领域进行挑战,并有作为的人。这种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作为地方大学要生存,谋取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就得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视创新,只重视单一专业教育而忽视整体教育。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也起过作用,但科学的发展呈现综合化,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互相交融的今天,这种传统教育模式已不可能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应该建立能传播广博的知识,激发创新意识的新的教育机制,以便为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环境方面的基础。
2、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社会所需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统一性,缺乏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这种模式难于适应社会发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应以社会需求多样化为向导,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适应能力为目标,构建创新性教育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建立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3、重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
以往的课程设置过于强调专业体系知识化的要求,课程和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教育内容陈旧,与时代发展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各类创新型人才,应面向社会,面向未来,本着加强课程与社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重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探索能够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传递知识为主要目的,多采用的是“填鸭式”、“注入式”。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容易束缚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得注重基本知识和原理的运用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朝鲜-韩国学学院现有三个专业,即朝鲜语言文学专业,朝鲜语(韩国语)专业和新闻专业,专业教师46人,除硕博士研究生外,本科生750余名。学院的前身朝鲜语言文学专业已有58年的历史,曾为全国输送了数千名朝鲜语言文学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堪称一流,又是同类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学科。但近几年的本科培养看,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学生生源质量不高,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朝鲜语言文学专业更为严重。其次、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开阔,缺乏创新意识。再次、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强,所谓眼高手低的现象比较普遍。
上述问题的存在,并非没有缘由。概括地说这些问题和现象跟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都有直接的联系。下边具体地分析一下各类问题的原因。
1、学生生源问题
我学院的几个专业中生源状况较好的是朝鲜语专业。因为该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加上学习韩国语的热潮还在热,我校又有人缘地缘优势,几年内生源的质量和数量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朝鲜语言文学专业的生源90年代后半叶起日益显得严峻起来了,男生志愿该专业的数量日趋减少,生源质量也不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培养社会所求的创新型人才,有诸多因素,其中好的生源,好苗子的挑选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朝文专业自创办以来,一直是以朝文专业名义招生的,但是几十年来一直不愁生源的朝文专业近几年却出现了生源上的滑坡。主要原因是社会在变,而我不变,死守老一套,不瞄准社会需求,也不分析当代青年的心理和爱好,仍然老模式不拓宽专业口径和培养方向,其结果渐渐与社会疏远,也遭到社会的冷遇,自然导致好的生源转向别的受社会所欢迎的热门专业如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经营管理等。
2、知识面窄,视野不开阔,缺乏创新意识的问题
创新型人才,必备广博的知识,创新意识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培养这种创新型人才,须有相应的专业与专业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能够互相融合,有机联系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但我院的实际情况看,专业之间还没有完全形成专业之间资源共享,课程之间相互交融,学生自愿选课程的机制;课程的设置传递知识性的课程多,能够激发创意性的课程少,课程分类过细,实用性的课程少。这种状况的延续,自然影响到培养创新型人才。
3、基本功不扎实,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
近几年我院培养的毕业生中也有一些基础知识扎实,语言功底深厚,在社会各界有突出成绩的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比较普遍的反映是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这种现象的导致与我们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安排和教学方法都有密切的关系。我院三个专业培养方案上,都有实践课程,但这些实践课程的时间都比较短,而且多流于形式化,效果不明显。另外,教学方法上,口头上强调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实际上还是“填鸭式”和“注入式”多,课堂和课外的实践训练不太多,导致学生基本功底不扎实,实际社会工作中没有什么作为。
通过上述现象的分析,我们深深意识到不尽快改变这种现状,任其自流,不但会失掉已有的特色、荣誉和优势,而且会危及我院各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借助教育思想大讨论和教学体制改革的东风,从招生、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以适应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的要求。
首先、要改革专业建设的老路子和传统的招生方式。我院现有三个专业,招生目录上也是按三个专业招生。这种专业设置和招生方法,社会分工日趋细化,行业间联系密切,社会需求和爱好多样化的今天,显得吸引力不强,也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也不利于培养个性化、多样化的创新人才。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根据目前社会所需和多样化人才的要求,增设翻译专业、创作专业和韩国语教育专业。从朝鲜族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应考生的志愿看,增设翻译专业和创作专业既有利于招收好的生源,也有利于培养朝鲜族社会急需的人才。另外、近几年的社会需求和毕业生的去向看,增设韩国语教育专业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尽管到目前为止,韩国语在我国属于小语种,但其趋势看,很有可能成为大语种。韩国语一旦成为大语种,中学就得设韩国语的课程。这样的话,我国中学韩国语教员的需求,就会猛增,韩国语教育专业极有可能成为热门专业。二是现阶段难于改变现行招生机制或不许增设新专业的话,在朝鲜语言文学专业上,可采取前期求同,后期分流的方式。拓宽专业口径,增设翻译、创作和韩国语教育方向,招生目录上注明,对招收好的生源,培养多样化的创新人才,都有益处。
其次、改革课程设置。我院现行的本科教学是按2004年确定的培养方案实施的。当时制定本科培养方案的时候,也考虑到了前瞻性,即未来五年社会需求的人才。但总体来说整个课程设置过于强调专业体系和专业的知识性,或多或少地忽略了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社会需求量大的实用性课程没有设置或学时安排不充分以及课程之间的整体性不强等方面。新的课程设置应体现社会需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地说朝鲜语(韩国语)专业应适当地延长写作、翻译等应用课程的学时,增设同声翻译、经贸韩国语等课程;朝文专业适当地缩减各类文学史课程,延长翻译实践、文学创作等课程的学时,增设韩国语教育、朝鲜语与韩国语语言规范比较等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积极与社会各界沟通,拓宽学生的实践空间,提供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激发创新意识的条件,以便更有效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创新型人才。
再次、改革教学方法,提供能够发挥学生能动性的环境。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我们喊了多年,但实际的教学还是没有摆脱老一套的“填鸭式”和“注入式”,师道尊严的氛围浓厚。这种教学方法和环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就得打破各种条条框框,营造自由的学术气氛和平等宽松的环境。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和民主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环境上营造自由、平等、宽松的学术环境,以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在于发挥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为此,我们要继续探索适合我院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佳专业建设方向、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服务。
参考文献:
[1] 任典云,刍议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2] 陈至立,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
[3] 杨建明,创新人才的素质构成。
[4] 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
[5] 李维平,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及培养。
[6] 何独明、滕发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知识结构。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