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创新论坛   教育教学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薛桂新:关于加强素质教育中的德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2007-06-27 阅读次数:

关于加强素质教育中的德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本文在阐述了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德育成分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德育的概念框架,德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强调了加强德育认识的重要性、加强德育的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德育  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民族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素质是在人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又外化为人格、知识与能力。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它包括人的思想道德、智慧才能、身体生理、审美意识、劳动实践、心理人格、作风纪律等多方面的培养,着眼于人全面能力的培养。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品德性好、才智高、胆魄大和毅力强的素质,富有创新意识,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去认识世界或改革世界,对人类的和平幸福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具体地说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运用的人。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它以提高人才素质为重要内容和教育目的,强调受教育者人格的健全、内在潜能的发展、文化知识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的规范。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思维,在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协调发展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从更高的层面看,素质教育不仅高度体现了教育的人文精神,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素质教育使人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发展,协调统一,并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创新,所以,素质教育是基础,创新教育是目标。
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加强素质教育来实现。首先,创新精神的形成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科学真理不断求索的态度。第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较好的全面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作为基础。第三,科学创新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良好的形象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第四,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一种生动活泼的环境和氛围,有利于优良个性的充分发挥和发展,激发创新热情。
创新人才产生于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因而全面发展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造就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了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三代领导人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历史背景不同,但都对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培养目标。教育部周济部长2005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德育”原是“道德教育”的简称,长期以来,我国用“德育”涵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后来有人把心理健康教育也归为其中。品德包括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公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养成其符合国民公德及社会公德外行为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秋序、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维护因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等。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养成其在私人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道德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其符合职业过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诚实劳动、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维护本行业声誉等。心理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是影响人生各个层面未来关键性的品质要素,包括①情绪控制:自我安慰并摆脱焦虑状态;控制冲动和愤怒;处变不惊,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保持镇静、信心、希望和勇气;化解不良情绪。②自我感知:对自己的缺点和所处环境的准确感受和把握,对自我的正确认识。③自我激励:持续保持热情,不断明确目标,始终专注于同标。④认知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感受他人的感受。⑤人际交往:顺利进行人际交往。
我国“政治教育”的内容,一般是因政治形势与任务而定,在政治形势与任务稳定的情况下,对于学校中的学生而言所谓的“政治教育”实则为“政治宣传”,是教育学生有鲜明的立场。思想本身是人生发展各个阶段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思想教育实质就是打通人的思想,做“人的工作”,包括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同属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
本文着重讨论的德育是指与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
从以上德育的概念框架可以看出,不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都与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德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今中外很多成绩显赫的人除了具备远大的志向、渊博的知识外,还具有踏实的作风、充分的自信、坚韧的毅力、积极的心态、诚信的品质、无畏的勇气、冒险的精神,这些良好的德智素质集于一体才能具备创新能力,成为创新人才和成功人士。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可见加强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差异是很小的。在所有人中,智商特高的人仅占3%,智商特低的人也仅占3%,中等智商的人约占94%。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的智商差别不大。能否成为创新人才不仅取决于广博精深的知识,更取决于是否对人类对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是否对真理具有强烈的追求,是否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素质。
有学者对日本160名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或发明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他们具有恒心、韧劲,甚至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到底。这些品德因素和心理因素在其创造发明活动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妙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爱迪生认为,创造发明只要求一分的灵感,但必须付出九十九分的汗水。这“汗水”就是人的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是德育教育的结果。
中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这里说的“能”是指“会不会”,是才智因素,而“为”则是指“肯不肯”,是属德育中的品德因素和心理因素范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才智水平非常高的人,如果他“不为”往往不会有多大的成就;反之,即使一个才智水平中等的人,如果他“肯为”也会取得很好的成就。
对我系五个班的200名智力水平中等的学生进行了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发现不及格的科目中  几乎100%是由于不学习或不愿学习而导致的。对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几乎100%的学生都认为工作比学校学习累。最近,上海市妇联、市社科院联合发布的首份家庭教育最新发展状况报告显示,65.9%的家长把子女的道德品质作为衡量家庭教育成败的首要标准,心理健康首次取代学习成绩位列第二,排在第三位的则是身体健康,道德品质、心理和身体健康正成为上海市民家庭教育的三大要素。
上海作为国内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其市民的思想观念也是很先进的。有较高比例的人对好孩子的标准由“德智体”变为“德心体”,这一变化值得值得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与反思。“德”与“心”都应该属“德”的范畴。而一个人的“德”与“智”即与学习成绩、才能水平相比,还是“德”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它决定着“智”的发展方向、发挥程度,即所谓“以德御才”、“德在才先”。由此可见,“德智体”变为“德心体”,不仅不影响智育,而且可以更好地促进智力发展与人才成长。
但长期以来由于政治气候的变化和人们对德育概念框架的不明确或认识不够,德育一度陷入了低潮,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我国80年代以前在社会政治思想氛围中,为避“不问政治”、“业务挂帅”之嫌,一般 教师大抵都能积极参与德育,导致“德育”过热,教育失常,但不存在一般 教师忽视德育问题;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政治气候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们很自然地认定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事,家庭、学校、社会都忽视了德育问题,德育与智育以及其他诸育出现了不平衡,导致智育热,德育凉,道德滑坡的失常现象。
2、学校教育人为地把德育与其他诸育割裂开来,把德育当作是学校工作的一种分工,在学校中建立“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职能分工,相应地配置专职或兼职的“德育工作者”,把德育视为同“教学”并行的工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继承和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指的是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学校德、智、体、美、劳各项工作的分工。德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之一,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和最终目标之一。事实上,学校中的任何一项教育 活动,都不能只实施某一育的 活动;各育的划分属于教育内容方面成分的分解,每种教育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包含各育的成分;不是、也不可能是学校 教师职能分工的基础,因为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在教书中渗透着育人,在育人中偶予着教书。
3、早在20世纪初,国外就存在着“直接道德教学”与 “间接道德教育”的划分,所谓“直接道德教学”,指的是“道德课”所实施的教育;所谓“间接道德教育”,系指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参与实际 活动和有社会意义课程的过程中,被间接地施加或传授道德影响的教育。从概念上每个大学在各年级分别开设的中国革命史、邓小平理论、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都属于“直接道德教学”,这种区分的用意在于明确肯定“直接道德教学”意义的有限性,而强调学校各项工作、各项 活动中“间接道德教育”意义的无限性和重要性,强调所有 教师包括“直接道德教学”教师“间接道德教育”的责任,但由于学校设置了“德育工作者正规化”的队伍,于是,人们很自然地认为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事,不易意识到自己尚有实施“间接道德教育”的责任,这种有意义的“德育”区分,实际上强化了各学科任课 教师的“非德育 教师”意识,助长了一般 教师淡化德育意识的倾向,虽然也反复强调 教师要 “教书育人”、在教学中渗透一些 “管教”,然而德育还是越来越成为少数人专管的事。
通过以上的例证和分析得到启示:
1、德育教育不可忽视。
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德育,由此导致了学生道德素质滑坡。现在,许多中小学生、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和思想觉悟,自私自利严重,法纪意识淡薄,不懂关爱、感恩他人,心理脆弱甚至极不健康等比比皆是,举不胜举。现在在初高中学校以分数论英雄,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成绩的唯一标准仍普遍存在。在大学,推荐研究生看学习成绩和外语成绩,评奖学金、助学金和其他名目的奖学金也要把学习成绩作为硬件,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入党、进学生会当干部也都首先看学习成绩,即使这些成绩有水分,即使这些成绩是抄来的。这些标准是对的,首看这些硬件也是没错的,问题是这些“标准”和“硬件”的背后,是否真的那么标准,是否真的过硬,是否真的那么公平就真的需要考证了,这些“抄来的水分”不是各部门书记、导员、班主任努力认真工作就能完全避免的,所以,唤醒其沉睡的道德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优化心理素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2、德育教育不可偏废。
倡导素质教育最起码要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使之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现在大多数人可能都默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是智育培养的目标,德育是思想工作,体育是活动,在奖学金的评定中,智育占70%,德育占20%,体育占10%,如果把德、智、体作为教育内容方面的成分,这种比例应该没有异议,但是如果把德、智、体作为一个人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创新型人才各方面能力培养的话,那么种比例还全面吗?智育有学习成绩量化标准,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不曾有过量化标准,没有标准也就无法衡量道德水平,这种长期量化标准的智育与模糊的道德水平的不平衡,使得道德滑坡,雷锋跑到国外去了。因此,德育也应有定量标准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标准,如果还是用朦胧的、模糊的条条框框作为德育的“标准”,那么道德水准还可能继续滑坡,划到什么程度将无法想像了,至于德育标准如何定量化,还需要好好讨论。
总之,在学校教育中,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把德育渗透到智育和体育等各方面中去,让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能力在一个人身上全面体现,才能培养出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能偏离。
3、德育教育应该加强和量化。
仅仅开设中国革命史、邓小平理论、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这些“直接道德教学”课程,对于提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够的,应该也像基础课和专业课那样有实验、试验和实习,不能只在开课程上讲“德育”,而要在行动上在“做”德育,切实在“实验、实习”的基础上,“试验”德育,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中小学生进行公德教育,接近成人引导私德教育,大学阶段还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多少年来基本上是遵循着这样的模式进行德育,但从来没有人对这种模式进行过相关分析、拟和比较,更没有人进行过显著性检验。
德育还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级别等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达到不同程度的要求、符合不同的标准。大人小孩、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科员处长厅长都达到同一程度同一标准的现状是否应该改革。
德育队伍的师资结构是否应该进一步完善,如果德育不是学校的一项工作,而是和智育一样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之一,那么,与助教不能上讲台上课相比,目前助教级别的辅导员、班主任在德育的师资队伍中所占的比例是否多了呢?
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是保证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目标实现的核心力量,尤其是提高本科生的道德品质工作,没有这支力量工作是难以开展的,但这不是唯一的。教师的教诲和点拨对学生的成长作用是突出的,教师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其作用尤为关键。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道德水准以及人格魅力是学生精神追求的价值所在,所以,教师是德育工作队伍中一支至关重要的力量。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教书有课时,育人没有,尽管育人比教书更难,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现在的教师愿意教书不愿意育人,这种情况是否应该出台实际的政策导向,否则教师的任务就只是教书而不是教书育人了。
学校是德育的重要基地,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具有基础性和主导性的地位。但学校不是进行德育的全部阵地。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明确各自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职责,形成合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快出、多出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一份义务吧。

参考文献:
[1]关于“德育”概念规范化的思考。
[2]孟兆怀, 非智力因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4期31-34。
[3]孟兆怀,论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应加强非智力因素教育,教育探索,2004年5期21-24。
[4]张瑞芳,教师素质与21世纪的人才培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期,48-50。
[5] 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 李敦送,廖世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素质教育思想比较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4期,10-19。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