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创新论坛   教育教学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安雪花: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2007-07-03 阅读次数: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重大任务,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和营造大学创新文化氛围成为高校德育崭新的时代内容。因此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具备健康良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是通过后天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养成并不断提高的。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内涵及其现状
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里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它包括伦理思想以及在伦理思想指导下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等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的精神力量。道德不仅仅是对人们一种品质的要求,而且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像法律、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渗透了一种价值。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混为一谈,在学校中则将德育课教学等同于德育,从而窄化了德育的内容。德育的内涵包括帮助人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树立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只有确立这样一种观念,把德育这几个方面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才能建立起完善的德育体系,设计出合理的德育结构和健全的德育运行机制,从而在实践中,将德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产生德育的综合效应。
人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比较稳定的品质。它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作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的思想道德素质,即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在政治倾向、理想信仰、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品质。它好比人的灵魂,是人的一切活动的主宰,决定着的人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标准应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自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实践,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如上所述,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内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准备献身社会主义事业,报效祖国,积极思考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
首先,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遇到事情总是先考虑自己;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实惠、求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
其次,自我意识膨胀,生活习惯及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事实上他们还不能够 真正得到“独立”。由于其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的现象。而且这一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数量占很大比重,由于成长环境的优越性,他们普遍存在自私自利的现象,奉献意识较差。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方面,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感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甚至行为失范:考试作弊、损坏公物、随地吐痰、不尊重师长等现象时有发生。
其三,生活追求新潮,贪图安逸享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保护他人成果方面,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
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创新精神涵盖了追求真理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开拓进取精神、不懈探索精神、勇于献身精神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精神都是思想道德素质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表现。任何创新活动都是一个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艰苦劳动,一个创新者个人或团队要将创新活动坚持到底,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意识的驱动。而创新意识的产生来源于主体对事业强烈的追求,来源于对祖国、对人民、对自然、对科学的无比热爱。没有这种远大的理想、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深切的爱,不可能产生创新的激情和意识。显然,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激情的培养和激发,需要通过品德、情操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才能实现。
现代人才成长理论认为,成才主体的创新活动虽然要以一定的智能水平为基础,但智力因素不是成才的根本原因,人才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主体创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创新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智力活动过程,还包括许多个性心理品格方面的因素。历史上许多科学和文化巨匠,如爱因斯坦、巴尔扎克、达尔文等,他们都没有超凡的智力,甚至一度被视为“笨蛋”,但最终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其原因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格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由气质、性格、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等内容构成,这些因素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都是创新实践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例如需要、动机、兴趣和情感,是引起人们不断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力量和重要前提,一个人如果没有形成强烈的创新需要与动机,缺乏对某项事业浓厚的兴趣,很难想象他会对这项工作投入巨大的热情。“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又如,意志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对此直言不讳地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可见,任何一项创新要想获得成功,取得有价值的成果,都需要有执着的勇气、坚韧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和锲而不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科学创造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所决定的。再如,在个性心理品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性格,是直接影响成才与否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性格中的勤奋、果断、勇敢、独立性、进取心和自信心等创造心理因子,是成才与否的关键。相反,自卑、保守、依赖、懒惰、怯懦则是导致失败的心理障碍。良好的个性心理品格对于创新活动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能把人的创造性激活,而且能促进个体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和应用。因此,高校德育应充分重视个性塑造在创新人才成长中的这种特殊作用,把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人格的任务担当起来,在培养大学生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浓厚的兴趣等优良品质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深刻指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文化环境和氛围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标志性体现,一个崇尚和鼓励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当在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建设上有所作为。
首先,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人。中国传统文化是包括哲学、教育、史学、经济、文学、艺术、宗教、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一个跨越人类生存时空的概念,具有超越历史阶段的绵延特性。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和体现,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坚持用这种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从而锻炼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是我们学生工作人员的责任。
其次,要把创新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培育宽松、民主、自由、开放、合作、进取的校园创新氛围,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
再次,要积极整合校内外的各种力量,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创新实践舞台,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提升创新素质和能力。
第四,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学业评价标准和评优评奖制度,实现由奖励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向奖励善于创新、发展业绩突出的学生转移,以此引导大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激励他们全面、主动、创造性的发展。
最后,要充分重视创新型学生集体的建设,使每一个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成才动机和友好的人际关系,形成集体内部团结合作、友善竞争的良好心理气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大学生的创造力。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