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创新论坛   教育教学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赵景春:浅谈高校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2007-07-03 阅读次数:

浅谈高校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摘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必须大力改革高等教育,培育创新型学风、创新型教风和创新型校风,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从创新教育入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高校;创新教育;创新型人才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
高等教育担负着知识创新的重任,而知识创新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资源。知识创新又取决于创新教育所培养的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成了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按照这条规定,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也就是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追求,勇于探索和创新。我国高等教育仅有百年的发展历程,在很多领域传承有余而革新不足,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一是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造成教与学当中都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重视知识教育与传授,轻视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因而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或“高分无能”的学生。二是由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增加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了只重视规模而忽视质量的不良现象,片面强调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学生数量,出现了教学质量下滑和学生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许多学校不管基础条件如何都是急于扩充,都把发展定位在综合性大学上,缺乏自身特点。三是由于在教学评价体系中重数量轻质量,教师职称评价时重科研轻教学,造成了部分教师不管研究有无创新只管文章数量,不管教学水平只管课时工作量的后果。四是由于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不足,就业压力逐年加大。五是由于大学发展速度过快,管理体制的改革没有跟上,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学术腐败和管理腐败问题逐年突出,等等。高等教育现有运行机制下的种种问题,难以适应时代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来解决。而能够担当高等教育改革重任的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高等教育改革自身的迫切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而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改革高等教育的各种体制,培养创新型学风、教风和校风,只有在创新的体制环境和风气氛围里,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二、高等教育要树立创新培养的办学理念
高等教育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必须打破传统专业人才的局限概念,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有赖于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使高等教育成为直接参与并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更新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等,使教育思想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变接受式教育为创新式教育,变知识再现型学生为知识发现型学生,变适应型学习为创新型学习。必须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以及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含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因此,大家都应当反躬自问:没有教育理论的更新,我们的高等教育如何能够培养创造性人才?新世纪的大学生又怎样能够真正成为创造性人才?
三、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教学本身就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技能,还要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教师要时刻关注所授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及时地把最新的理论成果介绍给学生,授课时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创新结合起来,教师如果能够把创新思维能力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处处感受到创新精神的存在,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所在,就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受到众多启迪,领晤到种种创新的方法和途径。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参加到科研活动中来,从而使大学生对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有了解、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师应当转变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应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切身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技术,加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另外,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不同的教学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只为这样才能为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主动地学习探索新知识,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型教师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批能胜任创新型教育的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自己本身具有创造力;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创造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在我们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广大教师应首先主动接受创新教育,使自身的能力水平符合创新教育的需求。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应切实提高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尤其在创新素质方面应下大功夫。首先,更新观念。教师应突破对传统教师角色的认识,更深刻地了解教育对人类的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更清晰地把握创造教育的实质和内涵,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其次,要勇于实践。教师应勇于在教学改革中走新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创造有特色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勇于探索和创新,在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开拓进取,塑造自我的创新人格。最后,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学校和各级领导应注意发挥激励机制的效应,激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创新热情,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在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环境中拼搏奋进,尽早脱颖而出。
改革教师管理体制,培养创新教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创新人才。要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根本在于建设一支高索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所谓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就是教师自己应该是新知识的原创者,同时是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并且掌握着高超教学艺术的教师。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在学术和人格上对学生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只有教师自己具有不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创造性,才能懂得如何去激励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开发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要选好学科带头人,形成团队效应。通过优化结构和完善机制,使那些在学科领域中有突出成就、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动向、密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勇于探索和实践的教师担当学科带头人,组织团队,积极进取,形成范例。
四、建立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于高校培养模式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二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任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三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从高校培养模式的运行过程来看,它确实是一种活动过程,且这种活动过程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的。准确地讲,是一种系统结构形式,即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把与之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
改革课程设置、考试内容和方法。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改革课程结构和考试内容及方法。创造力的提高是以必要的知识为基础的,而知识结构的优化是提高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优化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一是开设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课,让学生在广博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是开设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生的创造素质。如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技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开放性思维,要熟知学科领域的知识及与之相关的内容,能另辟蹊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给学生提出问题,并能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向。在探讨问题时,既能考虑问题的绝对性、必然性、因果性条件,又能考虑到相对性、偶然性条件,目的是给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提供更具体、更明确、更深思熟虑的意向,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全新的观点和方法。在改革课程设置的同时还要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要把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作为大学生能力测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出题、阅卷方面应体现对创造性思维的肯定和鼓励。出题时尽量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创新思想为考查重点和主要内容,为考核学生学习潜力的发挥,要尽量出一些设问灵活、情境新颖的考题,加大对创新能力的考核力度。同时要求在阅卷时要有比较强的灵活性和科学性,不能用僵死的标准答案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标尺,对学生答案中创新性的结论,要予以肯定和合理的评价;相反,对那些答案与论文内容僵化保守,缺乏创见的,要予以适当扣分。这样,就能使学生敢于突破旧有的理论观念束缚,起到鼓励创新的作用。
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出发,改革教学体制。培养创新学风。教学体制改革要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前提,改变过去陈旧的思想意识,确立新的教育观念。在价值观上,应变革长期以来只片面强调学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确立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在主体观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目标观上,转变传授知识为主为培养能力为主,强调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打好基础;在教育质量评价观上,要改变评价人才只重知识、技能、成绩,忽视道德品质和创造能力的倾向,把思想道德品质和创造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依据,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与社会发展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和革新教育内容。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
恰当地采用多媒体、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导向性、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受教育者“学会学习”本身就包含着创新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这种学习有利于学生走上自主发展与解放之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求知,在兴趣中探索,在思考中创新,从而有利于培养刨新型人才。要放弃自我的权威意识。注重不同的观点与思想交流沟通,把握专业发展的时代定位,积极改变自己的教风、教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要在学校的教学和教师管理制度以及职工考核评价体系中,充分体现激励教师创新和发展的精神,在具体的教学科研奖励、教学方法手段革新、教学状态评估、职称评定、晋级考核等方面都要有具体体现。
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如果教师在授课中改变了教学方法,采取了启发诱导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到最终的评价中,却仍然以标准化试题的形式来考核学生成绩,时间长了势必会影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因而,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应该制定种种合理的评价系统,改变以往的以书本知识的记忆和问题解答的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如可以采取客观题、主观题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形式等,应避免只考“死知识”,而要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使评价系统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应有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五、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注重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需要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起点,它反映着个体的某种需要,这种心理需要将成为动力源,即所谓的“因材施教”。一个人对所感兴趣的事物非常投入,兴趣就会升华。根据科学家对人才性格观察分析,创造性人才的性格有以下特点:第一,主动性: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积极进取。第二,独创性:有独出心裁的见解,与众不同的方法,勇于弃旧图新,推陈出新,别开生面。第三,严密性:灵感的火花闪过,能深思熟虑,精细推敲,以达到完美结果。第四,疑问性:不盲从,敢于大胆发问,冲破旧的传统观念。第五,变通性:思想流畅,善于举一反三;能想出许多点子,提出异想天开的发问,取得异常的成就。第六,洞察力:富于直觉,对环境有敏锐的感受力,可以觉察别人未注意的情况和细节。第七,想象力;思想中新的观点、形象,来自合理的联想、幻想。想象力丰富的人有利于创造发明。第八,坚持力:有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意志。第九,自信心:深知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即使受到阻挠和诽谤,也不改变信念,直到实现预期的目的。第十,勇气和幽默感: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须具有面对常人无法忍受困境的勇气;幽默的性格使他们不因别人的讥讽和轻视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创造。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的教学。个性教育,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形成独立的个性。个性教育的目标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四方面的要求:个人的性格、气质特点得到健康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得到良好的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有效发展。个性化教学,是把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习动机为前提,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多向信息传递和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个性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之成为创造型的人才。
创造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张扬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个性得到教师的关爱,学生的人格得到教师的尊重,学生的选择得到教师的支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教师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学生有了缺点错误,教师帮助其分析原因,不给学生精神上造成压力。教师在讲课中有不足或出现错误,欢迎学生指出,从而形成从善如流、教学相长的局面。在高等教育中,创新教育主要目的不一定是让学生搞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和实践。通过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给学生们充分的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要警惕和排除固有思维方式对创新的束缚。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更需要的是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锻炼。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途径来看,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要强化对课程结构的改革,加大课程的教育技能性课程、教育实践类课程结构的比重。此外,学校还应该为学生创造其他方面的实践机会和条件,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为学生扩大就业机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实践内容,学校可以运用学分制的办法进行管理。这样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实践,就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弘扬大学精神,丰富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是对学校品格、个性、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精神文化建设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整合,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一种价值理念与价值取向,她是全体师生校园活动的精神支柱与价值准绳。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为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作用非常重要。大学精神是通过校园文化得以体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可以净化环境,为广大师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积极正面的引导。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软环境”,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品位,更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校园文化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扩大了课堂教育的范围,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延伸了课堂教育的内容,使校园生活更加充实与生动,更加丰富多彩。校园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它由各种文化节、讲座、社团活动构成:如校园文化节、校园艺术节、校园体育文化节、校园社团文化、校园图书馆文化、校园学术讲座、校园科创文化等等。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营造了一种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让莘莘学子徜徉其中,情操得到陶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活变得绚丽多姿,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兴趣与特长,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让个性得到张扬,让人格得到完善,让能力得到提升,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大学生活绚丽多姿。大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有白发苍苍的教授,英姿勃发的青年才俊,更在于具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辅佐。建筑物的风格,花坛的摆布,路灯的形状以及道路、湖泊、桥梁的命名等,对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非常重要。因此.有意识地对校园的环境进行布置和设计,(如校园芳草青青,鲜花争艳),会使学生感到赏心悦目、清爽宜人,非常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校园文化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扩大了教育的外延,是培育创新人才所期待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校园文化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以及主体的“从众”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校园文化的层次,体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师生员工的文化素质、思想修养。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但可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拓宽空间,开辟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笔者认为以上六个方面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主线。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培养模式、个性发展和校园文化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缺一不可。创新是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迫切需要,在改革开放的新世纪尤为重要。大力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的科技人才,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集中精力,抓紧时间,在搞好我们的各项改革工作的同时,着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是全社会的战略性任务,更是高校的第一要务。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