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首页 |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新闻   创新论坛   教育教学研究   正文
热门排行

李海燕:构建创新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2007-06-20 阅读次数:

构建创新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讨论法学教育改革,应当首先建立一个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体系,建立起由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到法律教育资源的目标体系。下面围绕上述五个问题进行一些有益探索,寻求培养既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又具有处理各种法律实务专业技能的创新应用型法学人才的模式。

一、关于法律人才培养目标
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前提是明确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际上,无论是将法学教育定位于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优秀法律人才都应当具有比较完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较强的法律专业思维和实践能力,完善的人文社会素养和职业伦理修养,全球意识、世界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这是法律人才培养的基本指标。在法律人才培养上,我们主要缺乏专业技能的训练、司法道德的培育和国际化能力的培养。

二、关于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在法学作为统一专业的前提下,应当倡导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首先,可以在一个法学专业平台上推行特色教育。延大法学院主张的一直是东北亚特色,当然我们一定要搞好该特色,但他并不适应所有的学生,我们应当针对性地有目标的进行培养。如大四阶段除了安排普通法学专业选修课之外,增设十多种,而不是两三门相应的有东北亚特色的选修课,用于培养有特色专业技能的学生,并且应与外语相结合。象日本宪法,日本公司法、韩国行政法等,现在我们完全有能力用相应语言讲授。
其次,法学教育改革还必须利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为更多的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实习场所,按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定期固定的各项法律业务的专业实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有亲自处理各种法律事务的机会,使学生既增强对法律的感性认识又锻炼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改进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
在法学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为法律专业二年级学生安排一定量的实践课时,特别是诉讼法课程,组织学生旁听、观摩法庭的庭审活动,并组织学生讨论。

三、关于课程体系
无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必须建立以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14门核心课程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除14门核心课程外,不同的培养模式应当有不同的课程设置,但必须考虑与法律人才培养基本指标的对应,应当考虑设置相应的课程以弥补传统法学教育的不足,用课程支持专业技能的训练、司法道德的培育和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为此,增加学生选修课的门数,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且对专业重要的课程,以拓宽学生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面。目前,我们法学院选修课与必修课没什么两样,学院安排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没有任何可选性。
本人认为延大法学院在原有的选修课的基础上,一方面增设东北亚法学选修课,另一方面,开设实践性、技术性强的法律运用课程,如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应用、非讼处理、谈判技巧,让它们逐渐形成一整套有利于培养法律实务型人才的法学实践性教学法体系。

四、关于教学方法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很快,随着招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一般高校的新生入学时的分数明显降低,而且参差不齐。这就出现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较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第二,学生的程度差异很大。
为此,很多学校法学院一直在探索创新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重点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一方面采用与培养法律实务人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辩论教学、观摩审判、法律诊所教学;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使其成为学生们初步了解法律实务的途径和窗口;另一方面,通过模拟审判,模拟抗辩等方式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象我所讲的《公司法》本人觉的采取案例教学方法比较好。比如在《公司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公司设立行为的法律后果问题,最好是采用具体案例进行讲授。同时要求学生在设立成功,设立失败及设立珉疵等不同情况的6个案例里面查到《公司法》里面哪一个条文是解决这些案例的法律依据,而不是说你本人的观点。要求学生像作为律师、法官的的角度去思考,去进行抗辩,学生的引用必须以法律作为依据,缺少法律依据那是不行的。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法学教育之中,积极思考面临的法律与事实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均大有帮助,对学生毕业之后从事法律职业亦大有益处。因此更有必要大力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但是实行案例教学,仍可能存在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的问题。为此还应该辅以“开放式”。即结合本次课所学内容,在讨论题中加些更有探索价值的题目。它可以是课本内容的深化,也可以是内容的总结。可以有确定的答案,也可以是“开放”的,没有确定的答案,或者根本就没有确定的答案。如上述公司设立瑕疵问题,我国法律对此后果规定不明确,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总之,只要有利于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就可以留给学生课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一堂课的结尾可以是“句号”,也可以是“问号”。

五、关于法律教育资源
“大学创新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充足的研究者团队:教授、讲师、研究助理和博士生。这样一套完备的‘人力资本’会使大学的价值完全显现。”
法律教育资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解决。1、引进人才;2、培养;3、发现:要善于在学校内外发现,然后通过分类指导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各自基础上有新的发展,这就是培养的内涵;首先,学院内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其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本人认为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来利用校外教育资源。4、促进教师移动、互访、共享。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ydgjs@ybu.edu.cn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