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校吉林省教学名师马金科老师
在汉语言文化学院,大家常常能够见到一位头发灰白、戴着眼镜、和蔼可亲、颇有儒雅风度的一位男老师,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吉林省教学名师、汉语言文化学院原院长马金科教授。今天就让我们为您讲述他的故事。
勤勉耕耘 成就梦想
马金科于1965年出生在教育世家。他的祖父在解放前就曾在当地长期开办私塾,教授国语国文,父亲后来继续执鞭语文,并成为了当地中学的校长。而他的哥哥、姐姐也都在当地中小学担任文科教师。这真是一个书香门第。虽然在这样充满浓郁教育氛围的家庭环境下,但是出生在“文革”前夜的马金科最初却并没有从教的梦想。
在那个充满青春梦想的年代,许多年轻人都有一个“文学梦”。而与文学相关的“无冕之王”——记者这一职业更是成为了那个年代年轻人奋斗的最高追求。当时的马金科正是怀揣着这样的一个梦想,在1982年从家乡白城考入了我校中文系。
来到延边大学,来到一个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边陲城市,他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了民族高校的独特魅力,更感受到了先生们在专业知识上的孜孜以求,对学生的无微不至。特别是在当时中文系任范松先生的引领下,他心中逐渐有了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的愿望,并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在求知的道路上勤勉耕耘,于1986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期间,他又不断深造,于2005年取得博士学位。期间,在几位导师的影响和支持下,他将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锁定为中朝古代比较诗学研究。
我校有着天然的“双语”优势,马金科没有让这一机会从自己的身边溜走。求学期间,他利用这一优势,抓住机会,学习并掌握了朝鲜语,这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语言基础,使之成为了自己开展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武器。直到现在,许多老师在谈及此事时,都为马金科的朝鲜语“点赞”。为了提高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他还被学校派往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访学。
“十年磨一剑”。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时至今日,马金科已经是国内外该领域较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教学之法 贴近实际
作为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吉林省品牌专业负责人,从教近三十年来,马金科一直承担着所在专业的《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多门文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虽然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他早已烂熟于胸,脱口就来,但是他从不满足,总是想法设法地从多方面收集资料,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所讲授的课程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生动丰富。他努力上好每一堂课,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自己讲授的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在教学中,他还十分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文学概论》在文学各专业中是一门较为枯燥的理论基础课,如何讲授好这门课程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马金科尝试性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们利用多种手段查阅资料,扫清理论理解上的障碍,同时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然后由他批阅整理后在课堂上完成进一步的讲解。所以,学院的师生们常常看见他隐没于厚厚的论文里伏案批改。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增加了他的工作量,但是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对文学更加感兴趣了。
文学赏析类课程,许多人认为就是老师带领学生们学一些文学人物、文学流派、文学思想,最多看几段相关影片就可以完成教学了,不需要什么创新的教学方式。但是,马金科在教学中却采用了实践性教学方式。在《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他与同学们一起找出教学中的疑问点、兴趣点,然后组织他们展开课题研究,鼓励学生自己申报相关课题。今年,他还申请开设了《话剧名作解读》课程,在教学中,他针对朝鲜族学生自身中国文学知识欠缺、汉语水平相对较差的实际,采用分组模仿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话剧文学作品,学习文学语言。这种课堂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下既学习了汉语口语,又了解了文学知识。
在他的努力下,每年的教学评估中,他所承担的课程都被学生们评为优秀。近五年,每年他都指导学生开展1—2项课题研究,有近10项学生课题顺利结项。其中,国家级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省级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先后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篇。马金科也被学校学工处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在授课的同时,他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是将人生哲理、道德要求、人格提升等问题纳入到了授课内容当中,让学生专业学习中,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
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他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特别是一些朝鲜族同学受他的影响,产生了文学研究的兴趣,考取了中文系等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继续在这一领域深造。正因为多年的努力,2014年,马金科被评为校教学名师和省教学名师。
治学之路 收获颇丰
从攻读研究生开始,马金科就对专业研究产生了兴趣,并由此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在汉语学院,师生们常常见到马老师在工作之余,忙里偷闲,认真研究钻研专业新知。几乎每个周末,他都会出现在办公室一个人静静地看书学习。这一习惯在他担任领导期间也几乎从未中断过。常年的苦读钻研,也让他患上了腰椎疾病,“华发”也过早地出现在了他的头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的苦苦钻研也取得了累累硕果。仅这5年,他就在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6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论文9篇。共同整理校注(翻译注释)朝鲜古代唯一的小说集《九云梦》,已由韩国曙明出版社出版(2009年);参与大型图书《韩国诗话全编校注》(12册)的整理和校注,201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任第一副主编,并担任一个分册的主编;完成教育部的项目1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正在结项审批;获得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余次,并发表论文;现为吉林省文学学会理事,吉林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朝鲜——韩国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一家之长” 责任重大
2008年,马金科当选为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成了学院的“一家之长”。
作为“一家之长”,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也让他开始注意用全局观念来思考工作中问题,把握工作的方向。
针对当时学院存在的师资队伍不合理、断档严重,学院硬件条件落后于全国水平,甚至还不及我校很多学院的问题,在校领导的重视下,他和前任院长等两届班子成员一起完成了学院新教学楼的筹建、搬迁和教学设施建设等重点工程。特别是新楼建设进入最后内部装修,学院即将搬迁之时,恰逢暑假期间,他带领班子成员和相关老师一起放弃假期休息,全身心投入到新楼建设当中,保证了建设的按期完成,学院按时搬迁。当新学期开学之时,师生们惊奇地发现,两栋具有朝鲜族民族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新的办公、教学环境让师生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新楼建有语音室4间,微格教室1间,同声传译教室1间,朝汉双语对比翻译数据库工作室1间,民族文化体验室1间,多功能会议室1间,并实现所有教室多媒体化。现在学院的教学条件达到全校或全国同行学院的先进水平。在新楼落成典礼上,已经离退休的、为我校民族汉语教育事业奋斗一辈子的学院老教师们在参观学院新楼时,许多人都眼含热泪,对为此付出辛劳的领导、老师们称赞不已,而在职的老师们更是对学院发展充满了信心。学院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面对师资队伍面临的窘境,马金科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在他任院长期间,引进日本筑波大学博士1名,学成回校2名;先后有5名教师考取韩国高丽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其中已有1人学成回到专业。这些举措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院教师素质,使学院教师队伍分布更加合理。在他的带领下,五年间,学院的汉语专业被吉林省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其本人也被评为该品牌专业(带头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通过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期检查(负责人),学院获得学校本科教学先进单位称号,学院朝汉双语双文化研究团队被评为校优秀科研团队,本科就业工作获得学校的好评,就业率排在学校前列。2014年学生工作获得先进单位称号,2015年学院被学校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无论是留校之初就担任辅导员、班主任,还是后来担任专业教师的马金科,他都一直将“学生”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他眼中,学生就是工作的全部。他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给予,更应该包括对学生求知的引导、人格的塑造和人生发展的谋划。担任院长后,他更加重视学生的一切。他鼓励学生全方位发展,在他担任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期间,制定和采取了许多有关学生工作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将人、财、物等方面向学生工作倾斜。学院的《三角洲》杂志是有着近三十年历史的学生内部文学刊物,是学院各民族同学最重要的文学参与平台,不少学生就是在这里练就成了“一支笔”。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刊物经费捉襟见肘,运营日渐困难。看到这种情况,他马上和学院领导班子协商,最后拍板决定,刊物经费全部由学院承担,同时将刊物的出版频率增加一倍。很快,《三角洲》杂志又红火了起来。
虽然马金科已经卸任院长一职,但是那份对学院发展的拳拳之心,对学生的谆谆教诲仍将继续进行下去。
面对我们,马老师总是谦逊地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事迹,只是在恰当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因为环境造就了马金科坚韧不拔、勤勉躬耕的人生态度,加之多年的积累,使得他能够破茧成蝶,成就了今天的人生辉煌! (朴成日 洛冰)